第八十九章 返回山東[第3頁/共5頁]
…………
張大少爺抿嘴不語,運河事關大明南北交通,張大少爺就是有一百個膽量,也不敢去做放運河水灌溉災區農田的事。沉吟好久後,張大少爺向劉五緯問道:“劉大人,此次你隨本官進京述職,如果本官保舉你為河道總督,管理黃河水利,你可敢接任?”
“壞就壞在那場大雨啊。”張大少爺重金禮聘來的師爺宋獻策長歎一聲,解釋說道:“北方的氣候就是如許,久旱以後忽來一場大雨,固然能夠減緩部分災情,但是蝗災必定接踵而來,店主你能夠細心看,那些枯死的樹,實在樹葉和樹皮都是被蝗蟲給啃光的,地步裡雨水津潤出來的一點綠色,也被蝗蟲給吃得一乾二淨了。”
因為災害最為嚴峻的濟南府不通運河,張大少爺帶領河道軍隊押運的糧草必須先運到陸路間隔濟南比來的故鄉東昌府,在那邊卸船裝車,再走陸路運往濟南發放,在此之前,張大少爺運糧船隊還得顛末一樣受災的山東兗洲府,在那邊就近發放一批賑災糧食。不過在間隔兗洲府濟寧船埠還隻剩下一天路程的時候,張大少爺忽發奇想,叫來幕僚部下另有誌願監督賑糧發放的江南文人商討,“各位,明天我們就到濟寧縣船埠了,在此之前,本官已經拜托河道總督郭尚友郭大人調派軍隊,先行押送了二十萬石糧食送往災區濟急。這二十萬石糧食,本官固然已經拿到了山東巡撫趙彥趙大人的回單,可詳細的發放環境如何,糧食究竟有冇有送到哀鴻手裡,本官內心實在冇底,以是本官想提早微服登岸,騎快馬趕到船隊到達濟寧之前,先到處所上去看看賑災糧食的發放環境,不曉得各位的意下如何?”
被宋獻策這麼一提示,張大少爺當即想起本身在二十一世紀看科學節目時,好象是說過大旱降雨過後會有蝗蟲眾多,詳細因為甚麼科學啟事,張大少爺卻一點都記不得了。又歎了一口氣後,張大少爺問道:“那麼水利呢?山東境內也有很多的大河道,為甚麼水利就不起一點感化?我記得黃河古道大清河就是從濟南中間顛末,如何那邊的災情反而最嚴峻?”
“多謝肖大哥體貼,那就費事陳劍煌陳二哥帶上二十名東廠妙手,扮著客商與我同去吧。”張大少爺點頭,又說道:“徐宏祖徐先生,張采張年兄,你們二位也和我同去一趟如何?另有宋獻策,張石頭,你們兩個也陪我一起去,剩下的人,全數留在船上,重視保密,押糧的是河道的兵,河道衙門就設在濟寧,要製止他們提早走漏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