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濠梁之辯[第3頁/共3頁]
戴言倒是反問道:“我第一次與你相見,如何就不能曉得你是莊周呢?”
一旁的遊士聽到了惠施的辯駁,則一樣的反問道:“你不是我,你又如何曉得我不知魚的歡愉呢?”
到了魏王暮年,他又遭碰到了一場莫名其妙的“禪讓”,使得他深為現在的魏王顧忌。若不是他的老友莊子來信勸說他從速抽身而退,他就此死在了魏都城說不定!
如此短小卻出色的辯論,即便是戴言在稷放學宮中經曆的統統辯論,其深度和廣度都不及此辯!
惠施和遊士同時轉頭,一見到戴言,惠施就要過來問好,卻被戴言搶先一步:“子偃見過惠子,見過莊子!”
這些多出來的人,大部分都是認同他的學說,尊他為師,情願一向跟從他的人。剩下的少部分則是齊國某些不得誌的遊俠,情願認他為主,投奔於他;而其他的,則是被墨家的技術所勾引,想跑到宋國來生長的小販子。
聽到戴言的講授,惠施鬆了口氣,莊子倒是對戴言回道:“公子能夠熟諳到這一點,可謂得道矣!”
齊國的稷下固然好,宋國纔算是他的故鄉啊。真正的踏上了宋國的地盤,他算是真的瞭解了劉備分開曹操今後是一種甚麼樣的表情了!那真的是魚入大海,鳥上青霄,再不受限定的感受了。
因而戴言解答道:“推理,就是通過已知的前提推出新結論的過程。中間穿著貧寒,但是卻能和惠子同遊辯論,並能夠在辯論中不落下風,想來不是平常人,定為我宋國之名流!而以鄙人所知,惠子的老友中能夠做到這一步的,也就隻要自以為奉老子之學的莊子了!”
惠施話語中的那種落魄,對政途凶惡的感到,戴言也能體味一二。想想惠施為了保持魏國式微的霸業費經心機,但是卻畢竟如同水中撈月,魏國在他在朝期間還是不成製止的完整式微了!
中間的惠施一聽此話,當即辯駁道:“你不是魚,你又如何曉得魚的歡愉呢?”
莊子聽到了戴言的言語,又見到戴言所寫的“自在”,也不由得大為震驚。他說道:“公子的這個‘自在’說法,確是得吾道家之精華矣!吾得矣!”隨後,莊子就大踏步的分開這濠水了。
“啪啪啪”,遊士的話音剛落,前麵有掌聲傳來,鮮明是戴言忍不住為兩人出色的辯論而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