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磨劍 (四)[第3頁/共4頁]
他不是一小我返來的,還帶著他的故交韓樸,即二十幾天前寧彥章曾經見到過的韓叔,以及韓樸之子韓重贇,一個肩寬背闊,沉穩厚重的少年。後者跟寧彥章春秋差未幾大,是以很快就偷偷湊了過來,一起躲在角落裡交頭接耳。
“哦!”寧彥章似懂非懂,隻是本能地感覺天底下冇有白撿的便宜。但是,還冇等他出言辯駁,四周卻傳來了一陣鎮靜的號令聲,“情願為漢王效死!刀山火海,毫不旋踵”
注2:詩三百,即詩經。五經之首,當代做學問必讀。
“我如何冇看出你命苦來?!”李鐵柺最受不了寧采臣動不動就自怨自艾,皺緊了眉頭數落。“不就是落了草麼?總比跑不出來被人殺了強。何況全部綠林道上,眼下有誰不曉得你寧二當家?!”
但是這些內心話,他卻不會跟寧采臣多說。兩邊本來不屬於一個盜窟,客歲夏天人緣際會,才一起在瓦崗山上的白馬寺內搭起了夥。而在將來,相互之間的也是老死不相來往為妙。畢竟帶著那麼大一筆錢去買田產隱居,身邊曉得相互根底的人越少越好。
“我傳聞江南大唐那邊又開了科舉!”彷彿猜到了李鐵柺心中的疑問,寧采臣將目光從寧彥章身上收回來,用極低的聲音說道。“李氏父子折節下士,很多江北去的人,都被委以重擔。如果小肥有個明淨的家世......”
如此一來,寧彥章的日子就愈發“艱苦”了。《千字文》方纔背熟,就又被硬塞了一本不曉得從哪淘換來的《詩三百》。《詩三百》才方纔背熟了開首兩篇,轉眼晨課時又多了一卷殘破不堪的《尚書》。要不是因為外邊兵荒馬亂,販子殘落。弄不好連《論語》和《孟子》,也會被寧二叔直接拿來給他當課本。(注2)
“我們為甚麼要歡樂?就為了能替你寄父,另有阿誰漢王賣力麼?你如何曉得他最後必然能贏?何況兵戈又不是向來不死人?!”不對勁韓重贇說話時透暴露來的傲慢,寧彥章的眉毛微微一跳,詰責的話連串而出。
本著琢玉從細的動機,從這一刻起,他對寧彥章的教誨更加當真。一遍不可就兩遍,兩遍還不可就三遍,四遍,乃至**十遍。歸反比來外邊風緊,大夥不成能冒著被趙延壽盯上的傷害出山去“做買賣”。與其閒著骨頭髮癢,不如把精力全放在小肥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