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回(倒V)[第2頁/共4頁]
那趙大學士本日也在坐,見瑧玉薛蜨兩個入得賢人眼,也覺麵上有光。梅翰林本日亦在坐中,見三甲獨本身兒子未曾去得,倒未曾感覺甚麼,乃暗道:“那日我也見了他幾人的卷子,芳兒原不如他兩個,現在取了榜眼,也算幸運。況他二人年紀尚小,這探花郎本就是選年紀最輕之人,不過剛巧罷了。”是以毫不抱恨。信芳倒是自幼由他父親教管,為人亦甚為豁達,見有人幸災樂禍,意欲瞧他笑話的,隻作不知,乃正襟端坐。今上卻也留意到他,見信芳老成慎重,亦分歧與彆人,乃對梅翰林笑道:“梅愛卿公然家學淵源。馥卿這般年紀,竟矜持如此,將來必然也是國之能臣。”梅翰林聞言,忙起家施禮道:“皇上如此讚他,小臣愧領。”今上素知他謹慎謹慎,便一笑不再多說,乃見瑧玉薛蜨兩個皆折了花來,便命人取瓶將花插上,就擺在案中,即命開宴。又令世人吟詩作對,至夜方罷。
卻說今大將三甲點罷,至二十五日,便於殿上行傳臚典禮,將製書宣讀了;第一甲賜進士落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前三甲便請入狀元侍班處,換了袍靴出來;又公佈上諭,薛蜨同瑧玉授翰林院修撰,梅信芳授翰林院編修。世人聞之,皆知瑧玉原是因其父是探花之故,方點的第三名;又見聖上格外加恩於他,便都獎飾聖明不迭。一時施禮已畢,薛蜨、梅信芳、林瑧玉三人便從禦路出去,至東門外,早有人在此備得馬匹,三人各自上馬,乃一道往街上而來;其前呼後擁,又有專人開路,其熱烈之處,不必多說。
兩家兄弟雙鼎甲,一門父子兩探花。
及至趙學士回府,夫人蔣氏見他本日神采分歧昔日,乃笑問道:“老爺本日如何喜得如許起來?敢是禦酒喝多了未曾?”趙學士笑道:“奉告不得你。我平日原是把那兩個小兒瞧得小了,誰知他兩個竟有這般緣法,入得賢人眼裡;況見他兩個行事落落風雅,竟是大師子的氣度。”蔣氏聞言,便知他說的是瑧玉同薛蜨兩個,乃笑道:“你且彆喜。林大人家的公子罷了,薛家的小公子隻怕艱钜些兒。——世人多有那一等浮滑的,隻不睬你有冇有真才實學,且看出身;你且看罷,不出幾日,京裡便有話兒說出來了。”
這京中之人聞說進士於本日騎馬遊街,皆湧到街上來看。又有各大世家意欲選婿的,亦使了人往這邊來,一時摩肩接踵,皆爭相往這邊來看三甲是何人。此屆三甲卻皆分歧與往年,皆是幼年之人,生得又姣美;此中梅信芳年紀最長,雖也是風華少年,倒還罷了,瑧玉薛蜨兩個卻皆隻得十三歲,卻雙雙入得三甲,見者皆稱奇道妙。又聞說二人是義兄義弟,更覺得奇事。時人有功德者聞得,便作一標語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