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註釋[第7頁/共9頁]
[19]比如劉淵始都平陽,劉曜又遷都長安;石勒始都襄國,石虎又遷都鄴城;北魏都平城,厥後又遷都洛陽。
[9]見《晉書·孫恩傳》、《資治通鑒》卷一百一十一。當時,孫恩軍中婦女溺殺嬰兒時會說:慶祝你早登仙堂,我隨後就來找你。可見孫恩軍實為邪教構造和可駭構造。
[11]此曲也叫《後庭花》,傳為陳叔寶填詞,見郭茂倩《樂府詩集》。另《舊唐書·音樂誌》稱:“陳將亡也,為《玉樹後庭花》。”杜牧《泊秦淮》亦稱:“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8]見《南史·陳本紀下》。
[23]關於羅馬,請參看(英)韋爾斯《天下史綱》。
[17]見《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一版)·民族卷》。
[19]見《資治通鑒》卷一百一十三。
[24]陳寅恪先生即以為,崔浩之死既不是因為夷夏之辨的民族題目,也不是因為佛道之爭的宗教題目,而是因為社會階層題目。見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報告錄》。
[29]如《三國誌·鄧艾傳》即稱:“吳名宗大族,皆有部曲,阻兵仗勢。”《衛熲傳》則稱:“諸將各競招懷,覺得部曲。”又請參看翦伯讚《中國史綱領》。
[2]十三個死於非命的天子是:宋少帝劉義符,被權臣所殺;宋文帝劉義隆,被太子所殺;宋前廢帝劉子業,被侍衛所殺;宋後廢帝劉昱,被權臣所殺;宋順帝劉準,被新天子所殺;齊鬱林王蕭昭業,被宗室所殺;齊海陵王蕭昭文,被宗室所殺;齊東昏侯蕭寶卷,被禁衛軍所殺;齊和帝蕭寶融,被新天子所殺;梁武帝蕭衍,被叛兵囚禁而死;梁簡文帝蕭綱,被叛兵所殺;梁元帝蕭繹,被內奸所殺;梁敬帝蕭方智,被新天子所殺。
[28]梁武帝捐軀同泰寺的次數,《梁書·武帝紀》記為三次,《南史·梁本紀中》和《建康實錄》記為四次,彆離是公元527年,529年,546年,547年。
[14]見《晉書·張賓傳》。
[15]請參看錢穆《國史綱領》。
[27]見《魏書·文成文明皇後馮氏傳》,同時請參看樊樹誌《國史提要》。
[28]見《晉書》之《苻堅載記下》、《王猛傳》、《苻融傳》,《資治通鑒》卷一百五。
[17]見《魏書·宗愛傳》。
[32]見《晉書·佛圖澄傳》。
[27]據《宋書·文九王傳》,文帝劉義隆十九子,宗子劉劭,次子劉濬,三子劉駿。
[17]東漢光武帝定都洛陽在公元25年,劉曜攻陷洛陽在3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