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震懾政敵[第1頁/共3頁]
李康微微一笑道:“好,且等李某理出些眉目,再知會劉大人!”
李響也恰是想以此震懾一下父親的政敵,如果劉軒能夠誠懇合作最好,但如果然的搞甚麼詭計,那就不能再是打臉就算完!
劉軒撫掌笑道:“大善!劉某有幸參與此等盛事,真是大快!李大人有甚麼需求劉某的處所,固然知會,劉某定然儘力互助!”
李響卻微微一笑,替父親答覆起來:“劉大人既然對這個感興趣,那說一說也無妨。關於官窯的標準標準,這也是長輩和父親為體味決目前的題目而想出來的體例。想必劉大人也曉得,大宋的營建法度一書?”
聽到劉軒如此一問,李康也不由有些難堪,便把目光轉向兒子李響,畢竟他也冇法說清楚甚麼是標準標準,再者跟劉軒說這個,彷彿也不是很合適。
劉軒內心是非常震驚的,他底子冇有想到,李康這個政敵的兒子,竟然會曉得如此之多,比起他本身的兒子可不止強了一點半點,他還記得李康這個兒子,之前彷彿並不如何出眾的,現在竟然變得如此短長,莫不是一場大病讓此子開了竅?
劉軒想了想道:“若果然如此,倒是一樁大事,也是一樁利國利民的功德,劉或人自當插手!”
李康笑道:“如此甚好,有了劉大人的插手,我們的標準標準才真正能夠實現它的感化。現在,我大宋製瓷業發財,各地有多量小型民窯,瓷窯數量越來越多,產量也大增。製瓷合作越來越細,有陶工、匣工、土木之有局,利坯、車坯、釉坯之有其法,印花、畫花、雕花之有其技,以是需求秩然規製,各不相紊。”
李康也站起來道:“好,那李某送劉大人!”
總而言之,從質量辦理的角度來講,《營建法度》的公佈,相稱於給大宋的大眾工程扶植製定了一個ISO質量標準,工匠如果嚴格遵循《營建法度》的要求選料、設想、施工,不難製作出可抗擊“數百年一遇”地動的工程。
固然想不清楚到底是如何加事,劉軒還是問道:“哦,本來如此!倒是有一些事理,隻是劉或人也未曾想到這一層。這標準標準真能竄改官窯目前的狀況麼?”
李康和劉軒兩人就彷彿是一對好基友一樣,把臂而行出了衙門,兩人臉上都是一樣的笑容,隻不過這些都是大要上的工夫,實際上此時劉軒的狗頭智囊宋梁正在乾著拉攏李康部下工匠的活動呢!
的確,大宋的營建法度,是當代工程界的典範之作,一部分宋朝的修建物存留二十一世紀,讓先人得以一睹千年前的修建風采,如建於北宋大中祥符年間的浙江寧波保國寺大殿,建於皇祐年間的河北正定隆興寺轉輪藏殿,建於北宋中期的山西宗子縣文廟大成殿、重修於崇寧年間的太原晉祠聖母殿,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