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會員書架
繁體小說網 >遊戲競技 >重生之我是慈禧 > 十四、武昌大戰(一)

十四、武昌大戰(一)[第1頁/共3頁]

上一章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

“快快帶出去。”就在漢陽知府衙門,黃玉昆見到了這個走路都快走不到的白叟家了。

當時兩湖清軍海軍片船不在,僅僅剩下燒燬的幾處船廠和幾艘未完成也已燒燬沉江的大船,承平軍把握製江權,由楊秀清坐舟的海員唐正財主持在漢口江麵搭建浮橋,一座由鸚鵡洲至白沙洲,一座由南岸嘴至大堤口,籌辦進取武昌。承平天國的浮橋搭建得非常迅捷,用布匹將船隻連接起來,僅一日就在江麵上構建簡易浮橋,但是這類浮橋輕易被風波拆散,因而又設想出堅毅的浮橋,用巨纜橫纜大木為橋基,上用木板鋪蓋,繫上重三四千斤的大鐵錨,雖大風波不能動,人馬來往,如行高山。浮橋將武漢三鎮連接起來,便於承平軍敏捷投放兵力。楊秀清坐鎮萬壽宮,批示林鳳祥、李開芳、羅綱領攻武昌,韋昌輝居後路,與石達開等擋清軍聲援。承平軍十萬雄師,水陸合圍武昌,“踞城東缽盂山、洪山、小龜山、紫荊山,向所築堡壘皆為賊有。複圍文昌、望山、保安、中和、賓陽、忠孝、武勝等門”。

黃玉昆率軍攻入攻入漢陽府城,漢陽城門大開,途中兵不血刃,雄師到了漢陽城內略一搜刮,發明竟然僅僅隻要一些老弱婦孺在漢陽城內,府庫空虛,商店緊閉,鮮明成了一座空城,黃玉昆略微有些奇特。遵循探子的動靜稟報,湖北巡撫常大淳隻要三千人馬駐防武昌,其他各地,均無兵馬,但固然冇有兵馬,如何連老百姓都不見了。

“好,傳我諭令,命唐正財立即搭起浮橋,本王要旬日內攻陷武昌城,在城內過年!”

十一月月朔,承平軍自嶽州出兵,打擊武昌,因典水匠唐財常的發起,將在嶽州收得的海員數萬人編為水營,正式建立水軍。承平天國的水軍順江而下,流行六百裡,隻見承平天國旗號蔽日,浮江萬艘,行則帆如疊雪,住則檣若叢蘆,每當乘風緩行,則所向無前,所到之處望風披靡,清軍如鳥獸散。承平天國海軍船隊近萬艘,完整節製了製江權,追兵廣西提督茂發乃至找不到船隻運兵,急的跳腳罵娘:“湖北這些龜兒子有甚用!竟然連幾艘大船都找不到來讓本將軍運兵!老子必然要上奏皇上,狠狠地參他們這起子廢料!”茂發計無可施,隻好遠遠的吊在承平軍的背麵,

湖北巡撫常大淳字蘭陔、正夫,號南陔,乃是明朝建國功臣、開平王常遇春以後,衡永郴桂道衡州府衡陽縣(今衡陽市衡陽縣金蘭鎮瑞芝村)人,他正和一乾幕僚在花廳議事,局勢不明,承平軍的意向引得與會之人長歎短歎不提。

“你可知本地百姓都去了那邊?”

常大淳接到下人的稟報,出了花廳,設香案膜拜以後,將八百裡加急的上諭拆開細細閱看,常大淳是個品德文章君子,也是清末湖南四大藏書家之首,置室【潭蔭閣】,藏書四萬種,碑刻千本,硯石數百,名冠湖南。但是唯獨拙於軍略,看到諭旨,便知是鹹豐天子禦筆親書,看了天子的號令,如同抓到了一根拯救的稻草,但還遲遲不肯下定奪。

上一章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