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借雷解,化氣而外;分四象,存神於內[第2頁/共4頁]
李塵修行至今,纔開端真正存神觀想,想要尋求天賦之源,是謂炁。但欲歸炁,便要後天返天賦,乃冗長工夫,絕非一日而就。
李塵運轉妙訣,心神沉浸,細細回悟曾經夢入耳道,曾記得那位知名道人講:日為功曹,陽氣升,月為主簿,陰血變。
存謂存我之神,想謂想我之身,閉目見神,守心彙意,人以神遊觀想,先見己身之奇妙,方能印證六合乾坤,造化之道。
點星叟曉得西老虎前去斷音寺救連旗等人,固然勝利引出大半左道劍仙,讓李塵、張穀陽從中順利救人,但卻冇想到斷音寺此時來了追隱叟,遠賽過鬼泣娑羅毗屍白叟、烈嵬風鄒縱忌,乃至就是無忌孺子也差了不止一籌。
此時真假兩界,靜玄奇妙,物我相忘,真冥相間。
此去禹山,不下五百萬裡,即使禦劍飛翔,也是悠遠,但連旗涓滴不懼,應道:“弟子領命。”
雲州之秀,天下之最,自古都未遭兵器天災,也甚少有天災地患,故萬古長青,安樂平和,大家固壽延年,民風渾厚,多產賢能文儒。
群邪退去很久,點星叟和清羽客纔在水榭中廳高首大位上呈現,一派仙風道骨,彷彿無缺無恙。
雲州亦東臨荒海,南接江州,此州多幽山古寺,河道頭緒更是起伏跌宕,因四江之一的雲江東流經此入海,而得名雲州。
“我現在借雷解,共同機遇,玄功逆轉,終究將形骸煉散,此時恰好煉存神之法!”
“就在此處尋個安生吧。”李塵降下雲霄,正在一處幽隱青山絕峰,高三千丈,煙雲九重,參入星漢,人跡罕至。
李塵暗歎一聲,進入雲州後,他便往東飛去。
“有機遇,必然要尋個清淨道場纔是,似現在這般,與流浪客無異。”
一念至此,他便坐定盤膝,閉目觀想,坐忘遺形。
本來趙重陽、連旗等人在朝雲樓雖遠隔千裡,但也知感通達,特彆左道來了數百劍仙,還稀有十個短長高人,如殷風、王重之流,一起發揮法力神通,六合元氣顛簸之廣,凡眼雖難見,但他們這些修士卻有感到。
“平常仙道功果,不過是信心苦誌,道中求法,法中取術,以證人仙,性命不修,到底是個氣漏神泄之身,若不登仙,也隻要八百之壽。”
眾禹山弟子趕快依言膜拜,清羽客生而世外,不淺顯理,卻很受用,心中極其得意。
李塵來到一處峭壁,以真氣為斧鑿,劈、砍、削、剁,一盞茶工夫就斥地出一方洞府,又在內裡以石為胚,削砍成桌、椅等器具。
三人不敢方命,隻好回座,點星叟又喚道:“連旗我徒安在。”
“本日還多虧李塵小友,怎不見他與你等一起?”點星叟此時已難以窺視天機,李塵也不是普通修士,本就鬼神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