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俠心[第2頁/共4頁]
顧裕之神情變更自落在梅映雪三人眼中,亦不為怪,無需深言。
正自哀傷,俄然落下兩道劍光,張龍和樂辰終至,顧裕之雖未見過,剛纔聽梅映雪提及,模糊就猜到,隻是不知誰是誰。
顧裕之強抑肉痛,現在父母親眷連屍都城不能安葬,但也曉得這江州已被樊奎那一乾奸賊掌管,絕非本身存身之所,梅映雪說的冇錯,雲州書香賢地,有諸多儒門書院,當世幾位大儒均在那邊治學傳道,顧國章生前乃是東林黨人,便是出自雲州戴湖邊的東林書院,此中另有很多他父親故交至友,恰是他的去處。
不過兩女迴歸賦性,照悟初心,相視一笑,不再為仇意所迷。
三人中梅映雪最大,隻好出言奉勸,讓顧裕之曉得原委,又給他先容了三人名姓,又說另有一名師兄張龍,正與那妖人爭鬥,以及那位前輩樂辰,讓這位公子悉數曉得。
當時顧裕之便感覺李塵固然也滿腹才學,但好似誌不在宦途,頗是沉默寡言,言辭間冷酷世情,不近炊火,一點不像個官家公子,文誌孩童,反而像一個飽曆滄桑的智者。
她兩人暗羞,差點忘了這位前輩,若非張龍趕的及時,怕是在司馬府中,二人就死在那瘋麻客手中了。
梅映雪和嶽紅菱也知他與李塵的淵源,此事並無甚麼好坦白的,曹君曜因是小師弟,對此有些謹慎,倒也無錯。
隻是即使如此,在此浩大天威,摩雲神雷之下,仍無幸理。
二女修為精進,終究一同穩穩踏入氣通周天小成之境,將之前練武時修煉出的雜駁真氣凝升純化,轉為道家真氣,再與之前修煉《玄重真解》而出的真氣一脈相合,從而修為大增。
“李塵?啊,本來是我那位世兄,他近十年前還曾來看我,聽家父說當時我被一隻妖精利誘,恰是被李兄所救,實乃大恩,但他卻走得急,我連劈麵感激都不及,家父還說他已得道成仙,我本覺得是打趣,現在聽女人此般說,倒是我不識真人,罪惡。”
曹君曜雖仍年幼,但亦遭遇大劫,心智成熟,好言規勸這位流浪的司馬公子。
曹君曜曉得這位公子的身份,與掌教至尊很有淵源,也不敢怠慢,仍然安慰不止,隻過了三柱香,靈符耗光一閃,樂辰終是迴應,隻叫他帶著顧裕之前去城東二十裡處的波欒亭等待他兩位師姐就是。
當時顧國章和李封兩人宦途順暢,可謂東風對勁馬蹄疾,一日看儘梁都花,他兩人都是同科進士出身,有十多年友情,李塵與顧裕之春秋相仿,略長他兩三歲,便安排著一同遊賞梁都東城的罔極寺,才自相互熟諳。
“三位義士恩典如同再造,裕之真不知該如何感激,現在鄙人孑然一身,隻得將厚報托在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