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各奔前程,江州重災[第1頁/共4頁]
黃升給兩人倒滿杯中酒,先提一杯敬道:“王兄,此去西北山高路遠,怕是一彆難逢!”
“政遠啊,司馬府中另有多少州府分來的賑糧,有多少拿多少,勻出來分給各地,固然未幾,能救一個是一個吧。”
相傳億萬年前,地界斥地,六合初開,便是一點靈水天降,落於此處,滾淌玄黃之土,灌溉蠻荒之山,不知己多年代風景下來,清靈之河化為赤流,故名於紅。
兩人賞罷赤瀑潮湧,便對坐棋台,亭外走進一個仆人,給他們端上玉壺美酒,錦盤茶點,供兩人享用。
而江州中另有刺史、州牧、節度使、司馬,其心不一,各分撥係,共掌一州權益,相互節製,如果承平亂世,天然是好,不使一州獨大,但現在亂災之秋,本應同心同德,共賑洪災,佈施百姓,穩定局勢。
兩人觥籌交叉,仗誌抒懷,醉吟歡談,聽驚濤拍岸,覽赤流紅浪,論古說今,荒國表裡,各自題詩作賦於此。
人生百年,白駒過隙,何必與大世群潮,爭千人同麵,與萬人共念。
紅河主脈貫穿雲嶺,好似淌在那神龍大脊之上,如一條血脈,蘊養千萬裡靈土,不虧萬靈祖脈之稱。
顧國章一下好似老了幾歲,落座在位,兩眼無神。
最後是災上加災,亂上添亂,同是重災,雲州封疆大吏固然也各自為政,但因有很多書院的在野大儒乾預,而雲州州府、郡、縣一級的官員多數出自這些名流門下,即使各分撥係黨同伐異,但重災之下,一方麵有這些大儒從中補救,一方麵到底受雲州聖賢書香感染,還存了幾分愛民之心,才敏捷停歇災情,與江州大為分歧。
隻說江州,洪災過後,哀鴻遍野,即使朝廷不斷撥付救災銀餉,羽獸飛舟不斷運送糧食,可惜上有宦官昏廢朝政,下有那一乾掌權的官員,均是宦官任用,與其一個德行,大多是貪財逐利,奢糜吃苦之輩,豈會管百姓存亡?
幸虧他兒子這些年長大,讀書有成,也算後繼有人,隻是這位垂白叟卻不準他兒子考取功名,一天就留在家中,到底籌辦如何安排,本身身為親信都不明白。
“許兄才高誌大,深謀遠就,早早拜在了呂相門下,現在在朝為官,聽聞還與北方綠林很多江湖門派來往密切,權勢龐大,倒是你我難比了。”
恰逢三十六州遇萬古洪潮,哀鴻四野,朝廷實已到了萬分危急之時,而聖上竟然不知,廢墜大好江山,圖謀虛妄仙術?
兩人訂交莫逆,相互誌嚮明朗,黃升好道家玄學,王子文曉得其不吝財力,大賄吏部左侍郎,便是為在雲州謀任,按其進士落第,起碼可錄個一州司馬,分轄州務,最後卻官任雲州南郡郡守,比州司馬低了整整一品,明顯是衝惠山三重觀那位李仙師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