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會員書架
繁體小說網 >曆史軍事 >簪纓問鼎 > 第六章

第六章[第2頁/共4頁]

上一頁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

但是梁峰麵色穩定,淡淡答道:“我在沉痾垂死之際,曾夢到一座精美雅園,地上半為黃金,半為泥土,另有滿園婆娑綠樹。樹下人影憧憧,佛光燦燦,遠瞭望去,似在停止盛*會。昏黃當中,我聽到有人朗讀一篇經文,字字珠璣,刻骨入髓。醒來後,才發明曾經執念,都是虛妄。”

四月春光明麗,晴和如洗。渭山雖冇有甚麼新奇風景,但是滿目翠綠,碧水潺潺,也不由讓人目爽神清,欣喜幾分。隻見十幾位年青郎君圍坐在溯水亭畔,這些人最大不過弱冠之年,最小還未滿十四,一個個傅粉簪花,穿紅著綠。一眼望去,比那亭畔的山花,還要殘暴幾分。

說完這句話,梁峰悄悄歎了口氣,也不等李朗答覆,就轉過身,向著山下走去。

他的聲音略有黯啞,但是毫不影響音質美好。山風緩緩,吹拂寬袖長袍,讓那身影恍若乘風舞動。偈頌繞梁,有若梵唱。

梁峰慎重躬身,道:“中正言重。長輩告彆。”

有這麼一名考官,諸家後輩恨不得使出渾身解數,博中正官青睞。王汶端坐長官,談笑自如,時而考校詩書,時而批評書畫,另有些投其所好操琴經辯的,他也一一作答。固然一向麵帶笑容,溫文有禮,王汶心中卻有些不耐。上黨乃是大郡,但是位置險要,向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是以周遭戰亂比年,士族又多為處所豪強,文風比晉陽實在減色很多,更勿論民風、姿容。

這一問,實在鋒利。說在乎,那麼之前的告彆就是故作姿勢,立即會撤銷王汶的好感。如果說不在乎,家家傳下的基業,莫非就這麼付之東流?何其的不孝!如此刁鑽的一問,立即讓很多人幸災樂禍起來,籌辦看這梁豐的笑話。

合法李朗咬牙切齒的時候,梁峰俄然轉過身,衝他一揖,幽幽說道:“三弟,多謝你這些光陰來的照顧。隻是有一話,不得不講。燕生,他罪不當死。”

從小見慣了高門後輩,再來看這些小士族的惺惺作態,實在有些倒人胃口。也幸虧他記得本身有要務在身,纔沒有提早拂袖而去。現在批評過半,剩下那些勉強能稱得上士族的,應當花不了多長時候了。

王汶睜大了雙眼,這是神佛入夢?他竟然夢到了佛祖宣講佛法的場麵?當世之人多崇佛道,喜讖緯,冇人會在這上麵扯謊。他不由半傾身形,吃緊問道:“你可記得那篇經文?”

王汶掌中的快意磕在結案幾上。他自幼熟讀經文,對佛理體味極其高深,也學過很多經傳。這句偈頌,他從未聽過。但是任何精通佛理的人,都應曉得,這必定是句能夠流芳百世的典範。百代之苦痛,萬世之塵囂,都被此句掩過。晉人本就身在亂世,朝不保夕,命若蜉蝣。是以他們纔會任誕、放達,越名教而崇天然。這句偈頌的確就如當頭棒喝、電過長空,扯破了掩在心中的迷霧。怎能不讓王汶目瞪口呆,渾然失色。

上一頁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