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第2頁/共5頁]
但是再如何說,這也是奴婢,如果能當上來賓,又不一樣。之前梁府另有衰頹的跡象,但是郎主大病以後,俄然有了重振梁府的意義,手腕看起來也不差。如果能規複前朝梁公那樣的身份職位,怕也是上品家世。來梁府非論是擔負來賓,還是教小郎君數算,都比做個平頭百姓要強上很多。
發明阿良神情有些嚴峻,梁峰笑笑:“此次差事你做的不錯。把庫房裡的東西盤點好以後,你要留意一下田莊的意向,特彆是存眷旱情對莊戶的影響,返來細心報給我聽。”
梁榮小臉立即有點垮:“還冇學到詩……”
進門後,阿良立即稟報導:“郎主,昨日田來賓約了織坊的吳匠頭和陶坊的江匠頭,在他房內說了一個時候的話,彷彿還喝了酒。”
這是信賴他,要持續委以重擔啊。阿良的心神立即定了下來,大聲道:“小的必然好好去做。”
有甚麼動靜了嗎?梁峰道:“招他出去。”
畢竟是同一個田莊出來的,阿良的回承諾該挑選了略微保守的說法。對這答案,梁峰不置可否,點了點頭:“我曉得了。”
揮退了阿良,梁峰感覺心中那股沉悶又出來了,讓他有些坐立不安,彷彿有一股火憋在心口。明顯統統停頓的都挺順利的啊?遊移了半晌,他開口道:“綠竹,扶我去書房。”
這但是兵法了啊!冇想到梁家竟然另有兵法?梁峰有些喜出望外,從速又在同一層翻找了一遍,《六韜》、《三略》、《司馬法》都有,《孫子兵法》還是疏注版的。看看竹簡的編線,這恐怕是很多年前的舊物了,應當是梁氏的家祖梁習傳下來的。那畢竟是個當過二十年刺史的牛人,藏些兵法一點也不奇特。
“吳江二報酬人如何呢?”
這是轉移話題,但是對小丫頭相稱管用,綠竹恨恨道:“已經拖下去了。這兩個刁奴,的確欺人太過!幸虧弈延眼尖,纔沒讓他們逃疇昔……”
“儘快寫信,我差人送去。”一錘定音,梁峰乾脆答道。
梁榮果然來了精力:“啟稟父親大人,孩兒方纔背熟了《孝經》!”
已經到了用飯的時候嗎?但是梁峰發明本身實在吃不下東西,胃裡就像堵了個秤砣,沉甸甸、冷冰冰的,讓人食慾不振。實在是綠竹殷切的眼神不容回絕,梁峰勉強喝了小半碗豆粥,就放下了碗箸。
梁家的書多,但是最多的還是各種經史。四書五經就不說了,“注”、“疏”的版本也數不堪數,暮年的翰劄都已經磨的明晃晃,另有紙抄的新書放在中間,中間《老子》、《莊子》和幾卷較著是報告道家金丹的竹簡也常常翻閱,清楚明白的揭示了梁家前幾任家主的瀏覽偏向。
等等,《九章》跟詩有甚麼乾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