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會員書架
繁體小說網 >曆史軍事 >重建北宋 > 0114、問題都來了

0114、問題都來了[第2頁/共4頁]

上一頁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

自發得萬事俱備隻欠東風,冇想到更大的費事又來了:如何稱重呢?

“隻能利用槓桿道理,在炮身一側安裝搭鈕,另一側安裝鎖釦,在炮碗上兜底焊接上搭鈕槽。”

李憲冇偶然候想這麼多,他把一百二十個小女人分紅兩個班,四則運算成為主修課程。並且每天上午講課,然後留下一大堆功課,李憲下午就忙本身的。

快馬加鞭返回縣城司令部,新柴炭還冇有燒製出來,李憲隻能從庫房內裡遴選了一批品相較好的柴炭,然後用手碾碾成粉末。

正因為如此,支教局的女兵能夠帶走本身全數設備:一匹戰馬、一把繡春刀、一杆花槍、一張弓。

“他孃的,搞發明真是費事啊。老子不就是想弄一門最粗陋的火炮嗎?起首就設想了一批量具,現在竟然還需求設想緊密扣件!”

以是李憲把一節榆樹乾從中剖開,然後用锛子、圓鑿挖出了炮管、彈倉、炮碗,然後讓鐵匠用鐵箍把炮身箍起來,這是後代榆木火炮的前半部分。

顛末一早晨的協商,李憲留下了最有生長前程的一百二十人,其他的全數跟著梁豔進入支教司體例,每個縣分派五十人構成支教局,任命一個局長。

郝大根和霍高超兩小我分頭去忙,李憲的重視力又轉到了其他方麵。

有人製作衡具,李憲纔想起來彆的一件大事。如果這個題目不能處理,所謂的火炮還是廢話。就算勉強弄出來,也冇有合用性,劃一於廢料。

是榜樣,並不是模具,也冇有木頭做模具的。

那麼題目來了:如何才氣弄出砝碼?稱重的根據是甚麼?

因為李憲向來就冇有想過甚麼前裝火炮,而是一開端就想到了炮彈,以是全部設想思路就是後裝火炮。

唐浩然固然考上了秀才,但他本人也是讀死書的深受其害者。現在作為知府的最高父母官,負有教養百姓的任務,以是一刹時就發明瞭阿拉伯數字的龐大生長遠景。

顛末考古測量,戥鉈重六分(1.875克)。第一紐(初毫),起量五分(1.5625克),末量(最大稱量)一錢半(4.69克);第二紐(中毫),末量一錢(3.125克);第三紐(末毫),末量五分(1.5625克)。

“發明”機器天平勢在必行,不然就冇有標準了。

中間的梁豔有些吃驚:“我這裡都是女娃子,向來都被彆人瞧不起,莫非也能夠給彆人搶先生嗎?”

現在,模具榜樣已經做好交給銅鐵總監薑琦,讓他去揣摩翻砂製作模具,然後澆鑄一根炮身出來看看結果。

唐浩然還冇有發話,蕭姵已經大聲說道:“好主張!教書先生是最受人尊敬的,直接讓女人搶先生,便能夠完整竄改百姓對女人的觀點。如果發明可造之材,就保舉到公子這裡接管更高深的教誨,成為我們李家軍的棟梁之才。”

上一頁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