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隴西風雲[第2頁/共5頁]
“巧兒。”那掌櫃無法道:“今後我不喚你,你不成來堂上亂走。”少女小嘴一癟:“阿爹說的是,巧兒記著了。”掌櫃言罷取了一根方巾,半數成三角形,然後罩在少女的口鼻處,在腦後繫緊,對她道:“側屋內有五個病人,你去看看他們的病情,而後將藥方開與我。”
李延昭聽得心頭一驚,倒是麵色如常。斯須,那少女蹦跳著出來了,手上還捏著一張紙遞給那掌櫃:“阿爹你看,巧兒的方劑可有訛奪?”
顛末這些天的相處,劉仲康對李延昭的稱呼早已變成“小友”。惟因二人愈熟,愈感覺公子這一稱呼過分於生分,因而便改了。李延昭也是戴德於劉仲康路途當中的諸多照顧,將脖頸上戴著的阿誰玉觀音贈送了劉仲康的小孫。劉仲康眼觀那玉翠綠得空,倒知亦非等閒之物,連道使不得,但是終究卻拗不過李延昭,便收下給小孫佩帶了。
二人趕著牛車,謹慎翼翼地進了城。也許是看著二人一副窮戶打扮,牛車也襤褸不堪,車上還載著幾個病弱不堪的老者。守城軍士便也冇有過量難堪,李延昭扣問城中醫館在那邊,一個年青軍士還指給他。他趕緊伸謝,回身就指給了趕車的劉季武。二人順著軍士指的路,轉過兩條街,一間較大的獨門彆院已現於兩人麵前。門頭上大大的“濟世坊”和內裡飄來的陣陣草藥味道,向兩人必定了它恰是一間醫館。
那掌櫃神情鬱鬱,道:“觀其目無神,麵有菜色,恐熱畏寒,舌苔色白,脈搏無律,深恐其為癘氣耳。”
“尚可,多謝掌櫃了。”李延昭忙不迭地應道。
“謝過掌櫃,但是鄙人那邊確切是世人一同,還煩請掌櫃多開些藥。”
李延昭叮嚀劉季武在院外關照著那些病人,本身上前扣了扣門,立時便有一個小廝翻開門,問瞭然李延昭的來意以後,伸頭看了看內裡車上的一乾病人,便引著李延昭進入內堂。堂中擺著一張桌子,桌後一名中年人正神情專注地稱量著麵前的一堆堆藥材,稱量好了後,便謹慎翼翼地把定量的藥材用油紙一包一包包好碼放在桌側。他的前麵是一隻要很多抽屜的大立櫃,上麵貼著紙條,一絲不苟地標示出各個抽屜裡藥材的稱呼。與李延昭在後代中醫藥店裡瞥見的立櫃如出一轍。
二人談笑之間,劉季武扣問何時找尋過夜之所。劉仲康看了看日頭已漸西沉,遂道:“就近尋一地吧。”
劉仲康對李延昭的老成慎重也比較放心,便道:“武兒你與小友同去,萬望顧問安妥。”劉季武亦是領命。
中年掌櫃深思了半晌,正待說話,門外俄然出去一個少女,柳眉星目,傲視之間,很有種我見猶憐的姿勢。她怯怯地望了李延昭一眼,而後轉頭對那掌櫃喚道:“阿爹,本日又有疑問雜症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