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開導二壯[第3頁/共5頁]
牛二壯聞言猛一昂首,見得是李延昭,隨即立即低下頭去,用袖口胡亂抹了抹臉,口中聲若蚊呐:“李,李什長,你如何來了。”
李延昭走到近前,見曹建正在將一根一根箭矢從箭囊當中抽出,細心查驗箭頭與尾羽;劉季武已經磨好了手中的環首刀,細心擦拭了幾遍以後緩緩插入刀鞘當中;秦大勇已是披掛齊備,此時正牽著馬,望著敵營方向一言不發;崔陽、韓文燦、王強、張興幾人倒是披掛整齊,聚在一起交頭接耳。丁越、廖如龍兩人百無聊賴。丁越把玩動手中一根木棍,而廖如龍倒是在地上寫寫畫畫,李延昭並未打攪他們戰前的靜思,便也冇有疇昔看廖如龍究竟在畫些甚麼。
胡思亂想間,李延昭已分開眾騎卒堆積處三十來丈遠,他抬目四望,卻彷彿見路旁的草叢當中有一小我影,正抱著頭靠坐在樹乾之上,肩膀時不時地聳動一陣。
“馬某自永嘉初年起,便已投身軍伍,跟從西平公部下四周交戰。永嘉時,隨軍出征,在關內大戰王彌,隨後又去關外大戰劉聰,敗之。建興五年,劉曜逼迫帝遷都,西平公聞之,命眾將領兵萬餘,東赴國難。我等隨太府司馬韓璞東進南安,孰料火線諸羌通同劉曜,斷我歸路。劉耀軍勢大,我軍與其相持百餘日,糧草弓矢皆絕。內無糧草,外無援兵。韓司馬覺得如此絕地,我軍已必將難逃。因而將拉車的牛殺掉,全軍飽餐一頓。韓司馬持劍對我們說道:‘今我軍已無糧草,援兵也希冀不上。我已決計戰死在此地。國度蒙難,臣子豈能作壁上觀?當赴國難,以全名節。隻是苦了跟從我的諸君。然值此絕地,坐以待斃不如儘力一戰。另有朝氣也未可知。望諸君戮力向前,奮勇殺敵。我自當為諸君擂鼓助勢。若諸軍敗,則我亦提劍覆上,唯求以身就義耳。’未戰先言敗,本乃兵家大忌。但是那次,在韓司馬的鼓勵之下,諸軍皆是奮勇向前,我亦在此中。大夥均知已無退路,個個狀若瘋虎。劉曜軍抵擋不住,諸羌觀戰者眾,見狀倒是莫敢向前。戰至膠著之時,倒是撫戎將軍張閬帶領金城軍趕到,前後夾攻之下,劉曜軍大敗。我軍斬首數千級,我本人亦是斬首二級,積功獲得了這個都尉的官職。”
世人還在做著最後的籌辦。查驗弓弩,箭矢、找塊石頭磨著刀劍、將引火之物設法放在趁手的處所。一些身經百戰的老卒乃至神情淡然,一臉無所謂地啃著乾糧。乃至還連連開打趣道,便死也做個飽死鬼如此。但是大部分初臨戰陣的新兵倒是一點都笑不出來。嚴峻凝重的氛圍自始至終覆蓋著他們。
想到這裡,李延昭不由得感慨萬千,身邊的牛二壯仍安閒不竭地抽泣。李延昭看著無助的他,思路半晌,眼神已變得果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