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正輔兵製[第3頁/共4頁]
“這卻恰是鄙人要說的題目。拔取正兵,不選獨子,家中丁壯男丁有二三人或以上者,抽一報酬正兵。如此一來,即便正兵出征在外,家中白叟及地步,都有人顧問。將士們便可免除後顧之憂,上陣殺敵,建功立業。”
世人皆是忿忿,然李延昭卻安然以待,對世人說道,軍中欺生自古便有。且不說軍中,內裡江湖,宦海之上,那裡又不是呢?世人聽得李延昭的一番欣喜,便平複表情,自下去找尋馬廄了。
“既然如此,那剩下的十七人,君但是籌算編為輔兵?”太守笑道,隨即拍案而起,讚曰:“妙法!然此法即便隻在我廣武郡中推行,亦是需求光陰。且待餘從長計議,緩緩實施。”他撫須深思了半晌,又對李延昭道:“待得今後君若獨領一營一軍,便可嘗試實施。”言罷淺笑不止。
世人冇有多少存糧,但是那一乾官吏皆是承諾來歲春耕世人打下糧食之前,賜與統統需求的幫忙。包含糧種、耕具以及過季的口糧。世人都是感激不已。家裡一乾長輩紛繁叮囑小輩,官府如此寵遇家中,參軍以後定要好好練習,勤於公事,殺敵報國。眾青壯諾諾不已。
廣武郡治下置了一甲士數的郡兵,約一千五百人。於郡城以外立了一座大營,出了城西門走十裡便是。李延昭領著本技藝下的十名青壯,一起向西而去,走了半個時候擺佈,便已見一座大營,坐落在山腳之下,三麵環山,一麵對山澗。端得是一處非常險要之所。
二十七戶軍戶均被安設在城內,城中固然繁華,但是在太守大人的關照下,好歹是在城北找尋了七八間新奇的小院,經得世人合力捯飭一番,倒也都是好寓所。官府為各家運來了糯米漿、各色木料、磚塊瓦片覺得修整東西,並調派了幾名修建工匠予以指導和幫手。各家青壯親身脫手扶植本身的故裡,世人都是興高采烈,充滿乾勁。劉仲康去得城外,幫手一乾官吏測量分給眾軍戶的地盤去了。一下子從食不充饑,溫飽逃亡的流民,變成了有房有地的安樂人家,世人均是高興不已,皆對太守大人等一乾官吏交口獎飾不已。李延昭亦是在一個小院中忙活著,和糯米漿,砌牆……這小院此後便是劉仲康及曹建、牛二壯、崔陽四戶人家的寓所了。
見李延昭態度不錯,那馬都尉便哈哈笑了幾聲,然後起家拍了拍李延昭的肩膀:“爾等便去吧。”
李延昭又是抱拳為禮,隨後便領著世人走出了騎都尉的大帳。
“好,好,好”太守聽聞,讚不斷口。隨即又問道:“君欲將此二十七人一併編入行伍?”李延昭卻連連擺手:“非也。餘隻從中拔取了十人,欲編入軍伍。其他十七人還是登記造冊,倒是另有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