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繼元誤國失智 趙文度搶權丟關(二)[第4頁/共6頁]
潘仁美折轉頭來,又將兩隻大眼瞧向趙德芳:“哦,既如此,八千歲為何不吟詩一首,也來壯壯我全軍的行色?”
這時候,河東的氣候已略為轉暖。但常日裡雍容華貴足不出門慣了的大臣們還是接受不了這室外的酷寒,他們眼看著暴風和飛沙鋪天蓋地襲入城內,颳得人睜不開眼睛,便撂下道貌岸然的麵具粗暴地罵起街來:
太宗正要答覆,忽見潘仁美策馬跑來:“大膽匹夫,竟敢口出大言!中華多少豪傑,要你這知名草寇獻能?還不速速與我退去!”
至於潘仁美能想起此事,倒不奇特。他好的就是這口!
正印前鋒高懷德帶領的前鋒營來到了一處號稱“黑虎口”的處所。正行走間,俄然從空曠的雪野中“生”出百十號人馬,他們個個反穿戴棉襖,披著紅色的大氅,持刀拿槍,迎頭攔住了高前鋒。
想到此,他彷彿真地站在了臨潢府遼上京的大殿上,阿誰契丹族天慶王耶律賢正在必恭必敬地向他獻上十六州的輿圖,同一大業完成,一番炳標千秋的豐功偉績在本身的手裡古蹟般地實現了……想著想著,太宗捋著三縷美髯,一首七言絕句衝口而出:
太宗上高低下打量著呼延讚:隻見他有三十五六年事,豹頭環眼,絡腮髯毛,胯下烏雅馬,手中镔鐵槍,戴一頂烏金撒纓的頭盔,穿一領皂染白邊的戰袍,從上到下一色烏黑,更兼有一身玄色的皮膚,一副玄色的臉膛,遠看像是煞神,近看倒是金剛,再從他那烏黑臉膛中透出的一片紅光來看,這男人定而無疑地是一個流浪的豪傑!
事情就如許定了下來。太宗立即將國事托於趙普,又禦封潘仁美為天下都招討征北大元帥,高懷德為正印前鋒,調齊十萬精兵良將及五百車糧草,三今後親身帶著八大王分開汴梁過黃河經太行山向太原進軍。
呼延讚聞聽此言,烏黑的臉膛變成了醬紫色:“汝是何人?”
潘仁美對韓延徽倒是看得起的,曾多次鼓勵他失職安命,今後到疆場上再殺敵建功。方纔,他看到潘龍、潘虎哥兒倆雙雙敗陣,潘仁美又直對他使眼色,便拍馬衝出,意欲在宋皇和八大王麵前顯顯技藝……
潘仁美傲然答道:“吾乃大宋韓國公,天下招討大元帥潘仁美!”
他說:“遼人近年來覬覦中原,野心傲慢,廣征兵馬,整備刀槍,已成為我之勁敵。先征遼,若一戰不能取勝,則會喪士氣,散軍心,再衰三竭,敗興去,敗興歸,空自歡樂;而漢則相反,他是彈丸之地,又屬國弱兵疲,如雄師討伐,必似摧枯拉朽!何況先皇太祖三年前曾與太原訂有和約,言瞭然互不侵犯,隻怕他一點防備之心都不會有……孫子曰:‘攻其不備,出其不料,此兵家之勝不成失傳也。’篡奪太原如探囊取物,再征北遼又占儘天時天時,何樂不為?請陛下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