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殿議討河東 太行山恩收虎將(二)[第1頁/共4頁]
太宗被誇得暈乎乎的:“那裡那裡!論做詩還是德芳賢侄……”
“萬馬南來勢氣雄,旗號閃動蔽長空,
這呼延讚還真不是捧著海螺烏嘟嘟地吹,方纔戰了不到十個回合,潘龍、潘虎左戟右刀來了個前後夾攻,呼延讚則輕而易舉地躲過,手中槍挑入潘龍的戟口處奮力一卷,將潘龍拖翻上馬。潘虎則嚇得回馬便逃。
自古江山歸真主,隻待趙氏動兵器。”
他說:“遼人近年來覬覦中原,野心傲慢,廣征兵馬,整備刀槍,已成為我之勁敵。先征遼,若一戰不能取勝,則會喪士氣,散軍心,再衰三竭,敗興去,敗興歸,空自歡樂;而漢則相反,他是彈丸之地,又屬國弱兵疲,如雄師討伐,必似摧枯拉朽!何況先皇太祖三年前曾與太原訂有和約,言瞭然互不侵犯,隻怕他一點防備之心都不會有……孫子曰:‘攻其不備,出其不料,此兵家之勝不成失傳也。’篡奪太原如探囊取物,再征北遼又占儘天時天時,何樂不為?請陛下三思。”
太宗觀戰半天,見呼延讚、韓延徽二將技藝如此高強,喜不自勝。他命人鳴金收軍,一提赤龍駒往前走了幾步:“劈麵的懦夫稍歇,方纔你曾提到漢王劉繼元、漢相趙遂乃是你殺父仇敵,孤願聞其詳!”
太宗也捋著髯毛問:“甚麼大題目?”
對著漫天飛舞的大雪,舉起雙臂,放聲吟道:
八年前,韓延徽轉了好運。他在潞州拜了一名高報酬師,而後學了個文韜武略樣樣精通,客歲汴京開考場,韓延徽騎馬射箭獨占鼇頭被拔為頭名武狀元,本覺得磨難到頭了,可誰知如許一個三韜六略無所不精的棟梁之才,竟因為囊中羞怯,無錢賄賂兵部尚書劉文進,成果把個頭名武狀元給安設在潘仁美的部下做了個小小的偏將……
潘仁美折轉頭來,又將兩隻大眼瞧向趙德芳:“哦,既如此,八千歲為何不吟詩一首,也來壯壯我全軍的行色?”
呼延讚聞聽此言,烏黑的臉膛變成了醬紫色:“汝是何人?”
事情就如許定了下來。太宗立即將國事托於趙普,又禦封潘仁美為天下都招討征北大元帥,高懷德為正印前鋒,調齊十萬精兵良將及五百車糧草,三今後親身帶著八大王分開汴梁過黃河經太行山向太原進軍。
太宗上高低下打量著呼延讚:隻見他有三十五六年事,豹頭環眼,絡腮髯毛,胯下烏雅馬,手中镔鐵槍,戴一頂烏金撒纓的頭盔,穿一領皂染白邊的戰袍,從上到下一色烏黑,更兼有一身玄色的皮膚,一副玄色的臉膛,遠看像是煞神,近看倒是金剛,再從他那烏黑臉膛中透出的一片紅光來看,這男人定而無疑地是一個流浪的豪傑!
宋太宗當然也清楚本身目前正在收羅人才之際,而這壯漢恰是一員抱負的虎將!他答道:“恰是寡人!懦夫勸止朕的車駕,意欲何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