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二)[第4頁/共4頁]
這時的趙光義已放下了床帳,並將身子探入帳內與太祖在竊保私語著甚麼。人們隻能看到敞亮的燭光把趙光義高大的身影投映在帳帷上,時而站起來,時而又俯下去,如此幾次多次……但他們兄弟之間究竟在說些甚麼呢,世人倒是一無所知。
大師甚感奇特,哪有父親臨終不讓兒子在身前的事理呢?但他們看到太祖默許的目光,隻得一個個悄悄地退出了殿外。
趙光義倉猝應道:“今後臣與德芳但有半點餘暇,定去完卻此願。”
趙德芳來到養心殿,他老遠就聽到了父皇那撕人肺腑的咳嗽聲、喘聲和斷斷續續的說話聲:“朕已不久人間了。遵循母後當年的遺命,皇位當傳給……吾弟。弟龍行虎步,定是一名承平天子,望好自為之……”
太祖見兒子出去,兩眼立即閃出一片高興的光輝。他非常垂憐地號召德芳道:“吾兒快快平身,你……你進前一些,我有話囑托……”
先人詠詩讚美他道:
“如許好!有賢侄幫手。省去臣弟一大半心血,兄長公然賢明。”
光義、德芳叔侄倆都不明白太祖此舉是此意。
太祖向中間的小寺人李成使了個眼色。
他有些氣惱父親:曆代皇位之爭,父子、兄弟、叔侄自相殘殺的血流成河,數不堪數。父皇呀父皇,你隻顧得本身服從立長了,可你有掌控包管兒子不走前番柴宗訓的老路嗎?他正要邁步進殿,又一想:且慢!我還是聽一聽叔王如何答覆的吧。
小寺人李成大聲叫道:“聖上有旨,傳趙普丞相、高王爺兄弟、石王爺、鄭王爺、潘將軍六位養心殿晉見哪!”
禁漏四響,東方泛白,這恰是公元九七六年十月十六的淩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