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琵琶[第1頁/共7頁]
李玉一怔,馬上回過神來,“是南府琵琶部的樂伎,叫蕊姬。”
天子彷彿有些倦了,便問:“甚麼時候了?”
素心道:“今兒上午外務府不是送來了好些上用的衣裳麼,奴婢瞧著都挺好,娘娘總熬著夜給二阿哥做衣裳,本身也細心鳳體纔好。”
慧貴妃忙笑道:“快起來吧。平常相見的,彆那麼多端方。”
晚膳過後,天子著人送了晞月歸去,便留在書房攤開了紙行雲流水般寫起字來。王欽見天子在綿白的灑金大紙上寫了十一幅字,便在旁磨著墨汁陪笑道:“皇上對皇後和慧貴妃實在是格外恩情。主子愚心想著,皇上的字天然都是好的,本來皇上還要在這十一幅裡選了最好的犒賞呢。”
李玉忙道:“到翻牌子的時候了。皇上,敬事房寺人已經端了綠頭牌來,候在外邊了。”
猶不足香散在清冷的氛圍中,纏綿不肯散去。海蘭驚奇道:“是送嬪妃去侍寢的鳳鸞春恩車!”
慧貴妃嬌盈盈道:“現在南府裡竟冇有好的琵琶國手了麼?選這幾個來給皇上清賞,也不怕汙了皇上的耳朵。”
慧貴妃獵奇,“皇後說臣妾甚麼?”
天子眉眼間都是溫潤的笑意,道:“好好坐著,也就暖過來了。”說罷指著幾個琵琶伎道,“方纔你在中間聽著,感覺如何?”
慧貴妃眼圈兒一紅,低聲道:“皇後這麼說,滿內心是疼臣妾,臣妾都曉得。但是太醫也一向調度著,還是皇上親身指的太病院院判齊魯齊大人,不能不說用心替臣妾看著的。隻臣妾本身福薄罷了。”
天子非常讚成,“已經很好了。”他似想起甚麼,向外喚了王欽入內道:“貴妃說手冷。朕記得吉林將軍本年進貢了玄狐皮,統共隻要兩條,一條朕賜給了皇後。另有一條,就賜給貴妃吧。”他含笑向晞月道:“若論輕暖,這個不知勝了紫貂多少倍,給你最合適了。”
茉心承諾了“是”,叮囑彩珠、彩玥好生照看著,便先歸去了。
慧貴妃再四謝過,方命茉心細心收了。皇後一雙碧清妙目,往那狐皮上一轉,驀地歎了口氣,“實在本宮給你的東西,再好也就是樣貢品罷了。左不過本年冇玄狐,來歲後年也總另有的。那裡比得上旁人,連宮裡掛著的一幅匾額,都是皇上禦筆親賜的。”
皇後歎了口氣道:“你年青輕的,也該好好保養著。現在不比在潛邸的時候,甚麼好太醫冇有,儘著你瞧的。好好把身子保養好了,也像純嬪一樣給皇上添個阿哥纔好。”說到子嗣上,慧貴妃便有些傷感,忙低了頭低低應了一聲。
茉心笑道:“皇後孃娘不曉得呢。雖說到了十一月就上了地龍,可我們小主還是冷得受不住,手爐是成日捧著的,腳爐也踩著不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