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影中魂(5)[第1頁/共6頁]
倘有妙華鏡在,能看到阿蘭若的宿世此生,統統便能迎刃而解,可惜妙華鏡卻在九天之上。
院名孟春,說的是此院初春時節景色最好。倒是阿蘭若她每個春季都要去住上一住,種幾株閒茶,釀幾壇新酒。
酒喝到一半,巧遇蘇陌葉夜遊到老樟木上頭,閒閒落座於她身邊另一個枝杈上頭,開口一通擠對:“為師教誨你數十年,旁的你學個囫圇也就罷了,風騷二字竟也冇學得精華,魚雁傳書這個招嘛,倒還尚可,思人飲悶酒這一出,卻實在是窩囊。”
不消半晌,已在沉入水底的冰棺中找到阿蘭若的軀殼。帝君抱著鳳九,招來朵浮雲托住盛了阿蘭若的冰棺。方走出不拘這個天下法例的水月潭,諦視冰棺中時,阿蘭若的身材已如預猜中般,一點一點消逝無影。瞬息後,冰棺中再無甚麼傾城才子。
阿蘭若沉默半晌,信手拈了本素箋,蘸墨提筆,寫了一封信。
她怔了怔,瞬息已規複慣有的神采:“一個朋友送的,不過隻得一小壺,方纔已飲儘了,大人可呈現得不剛巧。”
但倘小白真是阿蘭若……
老管事低頭應是,心中再是迷惑麵上也見不著半分。阿蘭若卻自斟了杯茶,續道:“若曉得是我的信,他半個字也不會讀。被拘在此處,的確煩心,有小我同他說說話,也算一星半點兒欣喜。能同他說得上話的人,我估摸怕是未幾,約莫也就宗學裡幾位先生,他瞧得上些。”
阿蘭若拆開信來,亦是枚素箋,沉曄一手字寫得極好,內容卻簡樸,隻淡淡表了一聲謝意。若平凡人而言,如許簡樸的信,大半就是個對付的禮節。但依沉曄的脾氣,倘真要對付,不複書纔是他的行事。阿蘭若唇角抿了抿,眉眼中就有了一絲笑意。老管事察眼意知眉語,從速呈上筆墨紙硯,催請主子提筆。
蘇陌葉端莊八百道:“論道之事,講的是一個心誠,昔年有聞佛祖身邊的金翅鳥未皈化前,就是同仇家在一棵樹上同悟恩仇的因果……”
鳳九很遺憾,問斬橘諾的這個靈梳台上,冇有讓姑姑瞧見本身看勁鬆仍安閒的氣度。雖則她這個氣度實在也是被逼出來的。
02.
這一茬她天然並未在信中列明,隻向他薦了幾套古書的珍本,再得他複書時,他的信卻長了兩句,提及房中幾本紀行的講明清爽風趣,看筆跡像是她的講明,又薦了兩本他愛的紀行給她。
此木正對沉曄的配房,屋中有未熄的薄燈一盞,恰在窗上描出他一個側影。阿蘭若於枝杈間尋個安穩處一躺,彈開酒壺蓋,邊飲邊瞧著那扇緊閉的小窗。
沉曄望著他:“送酒的是誰?”
四月初七,橘諾行刑之日瞬息至。
月黑風高夜,阿蘭若拎著白瓷壺一起漫步到孟春院外,縱身一躍,登上了院外頭一棵老樟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