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在該綻放的時候儘情怒放[第1頁/共2頁]
這兩年,喜好上了一個歌手叫阿超。一個放在便宜商品裡能夠直接措置掉的名字,連報備都不需求。叫阿超的人,該是有多低調呢?
2011年的4月。底子想不到以後會出版《被滅》和《冇病》兩本職場書。也就底子想不到兩本書的銷量一個月就能超越之前統統出版的作品的總和。想不到的事情有很多很多。明天我做製片人的電影《悲傷童話》出版了第一版預報片。以及,我遇見了你,那麼默契。
暗戀的誇姣就在於,或許永久不會失戀。
看“當時候”的照片,想“當時候”的故事,“當時候”覺得的餬口是否如現在實現的如許。
實在我都是冇得挑選。隻對傳媒有興趣,無聊就寫字,感覺本身能做電影就提出想觸及電影。獨一我能挑選的就是本身的表情。很多事情,隻要能做到心甘甘心,統統就理所當然。
今晚啥事都冇做。
剛開端聽,感覺他隻唱給本身聽。厥後,感覺他唱給我聽。兩年疇昔,縱使四周都是媒體圈的朋友,也冇有任何人在我麵前提過他的名字。這兩年,他的歌彷彿隻要他在唱,我在聽。從《你好嗎》到《比你好的人》到《one小練習第一號》。如第一次聽到陳綺貞的《讓我想一想》。一晃十年,陳綺貞的演唱會已然一票難求,世人合唱,個人淚奔,小清爽昇華為大連合,我健忘了當年鄙人雨天捧著CD機貫穿黌舍的場景,健忘了為了她的一首歌而買一張盜版合輯的熱忱。也杜口不再提托朋友的朋友去台灣的咖啡館買她一張限量版的Demo(樣片)。但還是愛,深藏於心。
他們問我:你是從甚麼時候曉得本身篤定要做這一行,要寫書,要做電影的?你是如何讓本身獲得一些承認的。
隻是,俄然有一天,我再下筆的時候,發明本來我已經在社會上浸泡多年了,寫下來的東西自但是然就成了社會的。
你談到當時的暗戀,我問你甚麼感受。你說:每天都想看到對方的動靜,猜對方在做甚麼,在想是不是與我有關,我感覺一向有關。答案實在是:無關。
大多數人都是凡人。一天的幸運就能讓他忘懷以往統統的不幸,一天的不幸也能讓他忘懷以往統統的幸運。微姐是基督徒,她說的是《聖經》。
以是,我便及時地把統統當下的幸運打上一個又一個的標簽,以便於為某天的沉湎做著籌辦。當時,墮入苦海當中,雙手在海麵上掙紮,順手一根稻草一個標簽就是拯救的偈語。
你看,我說吧。不焦急,漸漸來,該輪到你的時候天然就輪到你了。
――2012月6月29日
《悲傷童話》公映了,投資300萬,票房1200萬,加上各種版權,這部電影賺了。這是做製片人後的後遺症,統統都隻看錢。隻要早晨在微博上,纔會去分享統統觀眾的感受,很多人哭了,又笑了,想找到一個劇中‘劉同’似的人物。實在這統統就夠了,很多事情做出來,內心第一動機不是為了錢,不是為了名,而是為了有代價,那是一種貴重的存在感。或許明天有人不懂‘存在感’這個詞,但總有一天你會懂的:)――2012/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