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世事難料(1)[第1頁/共4頁]
明隆慶年間,此地曾出過一代名魁穆青顏。這女子出身更是極其隱蔽古怪,她與當朝永安公主本是孿生姊妹,同為孝定皇後之女,亦即萬曆帝之胞妹,卻在剛出世時便因弄權詭計而被送至江湖,淪落風塵。穆青顏年紀尚輕,卻極是精於油滑,曉得以仙顏安定本身職位。每常與眾來賓杯酒言歡,但須付得起充足的代價,一概來者不拒,很快就成為了沉香院的台柱子。但她夜夜歌樂,不過為逢場作戲,藉此獲得江湖中諸多隱蔽諜報。但是便是如此聰明的女子,畢竟冇法逃脫遭人擺佈的運氣,陰差陽錯之下,入宮冒了被奧妙送往女真的永安公主之名,也正因這段淵源,先人方將此街定名為“永安街”。這兩個女子俱是身份難定,故史上遂無記錄。
那韻女人也不向來賓請安,斂衽起家,抱了琴回身便待分開,仿如這一曲反應吵嘴也罷,台下來賓是如何對待也罷,都與她無關無由。僅顯出清平淡淡的一個背影,亦如不感染人間炊火的天上仙子。
永安街熱烈自不必說,單論玉器店鋪便是鱗次櫛比。當時李亦傑、南宮雪下得武當山後並未撤除綾羅綢緞,江冽塵與楚夢琳穿著配飾也極其富麗,玉器店老闆還道這返來了大主顧,直恨不得將百口長幼的笑容儘掠了來呈在臉上,滾滾不斷,殷勤先容道:“客長看看這些!都是春秋戰國期間出土的琮、璜、璧、鐲、環;這一些玉杯、帶扣、帶板、乃是隋唐期之物,據聞這玉簪是隋煬帝曾贈與蕭皇後;這些個以仙鶴、龍鳳為主的玉雕,更是反應宋朝社會思潮的貴重文物啊!至於這……”
恰是在這漫天的喧鬨中,委宛傳播出幾個音符。琴音不高,令人感到有如山泉從深穀中蜿蜒而來,緩緩流淌,身心皆獲得前所未有之放鬆。曲調複又急轉幾個迴旋,如東風綠過郊野,如雨筍落殼竹林;如蛙聲應和,似拍岸濤聲,又如黑夜裡亮出一輪明月。那紗帳後的女子麵孔雖看不逼真,卻見她身著淡粉衣裙,長及曳地,一頭青絲梳成華髻,膚如凝脂,潔白勝雪,纖纖玉手重挑琴絃,予人以頂風扶柳之感,煞是我見猶憐。聽得她輕啟唇齒,唱的是一首南唐李煜的《虞美人》:
他這一掀了布簾,世人方得良機,正可細心打量韻兒麵貌。但見她一張姣好的瓜子臉,頎長的柳葉眉,肌膚吹彈可破,隱含著淚水的雙眼昏黃如水霧裡點點寒星,眼角眉梢更含無窮風情,神態楚楚不幸卻又毫不嬌柔造作,實為上天經心培養的美人。李亦傑卻脫口驚道:“竟然是她?”
那男人笑道:“韻女人的歌直教人如在雲端,如果半途止歇,卻要我無處下落了。”韻兒冷冷的道:“請你放尊敬些。”那兩個遭蕭瑟的舞女扭動著水蛇腰下台,挽住那男人,嬌聲道:“這韻女人架子大,我們姐妹一樣能夠讓公子高興。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