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3)[第1頁/共4頁]
李亦傑叫道:“使不得!”抬臂去格,他此時內功已極深厚,一遇外擊,體內自但是然生出相抗之力,竟將何征賢手掌彈開了。何征賢吃了一驚,卻見孟安英手臂在李亦傑肩頭圈轉,擺個收勢,心道:“本來又是孟老兒在保護他弟子,倒不是這小子有何過人之處。”他不肯自承內力不及,冷冷的道:“我不來同你後輩普通見地。”孟安英淺笑道:“那就多承何兄部下包涵。”
一時候世人各懷心機,渾冇個計算。眼看天氣將晚,有幾名小僧來引領著分往各處安息,帳篷以粗布所製,此中粗陋,習武之人也不拘於末節。華山派帳營中,門下弟子擺好了碗筷,見到闊彆的師兄師妹,均是喜笑容開,礙於師父在旁,不好過份密切,隻握手問候。
通智對他胡攪蠻纏卻也不惱,續道:“本次比武共分兩日,各派可隨便遣弟子上場較量。本日決勝者,療養一宵,明日再行戰過,終究技壓群雄者即為盟主,須得擔當起帶領大夥兒剿除魔教之重責,想來各位也是心折口服。另有端方所限,參議技藝,點到為止,不成殺傷性命。”
俞雙林俄然“咦”了一聲,號召道:“孟兄,你過來瞧瞧。”孟安英求之不得,快步上前,翻看幾頁,奇道:“這招式……怎地同我華山劍法這般相像?”崆峒掌門笑道:“本來華山劍法與魔教工夫有異曲同工之妙,這可長了見地。”孟安英哼了一聲,續道:“卻又略有分歧,纖細之處加了些花架子,使得能力大減。”
第二日豔陽高照,萬裡無雲,群雄俱是起家甚早,均往論劍林正中堆積,分門派而列。此地已用新伐的木頭搭好了比武台,四周豎有令旗。少林寺通智禪師獨立台上,法相寂靜,麵孔慈和,朗聲說道:“本次豪傑大會原是由敝寺方丈師兄所主張,然他閉關已久,不便前來,老衲既為其代表,但望無負重囑。眾位遠道而來,老衲先代為謝過,事關我武林運數,切不成忽視。”
一名崆峒弟子大聲道:“這就有些難處吧?刀劍不生眼睛,真動起手來,誰還能顧得全麵?到時畏首畏尾,如何再能闡揚儘力?要真這般怯懦,又何必來爭盟主?了局前就應抱有必死憬悟,將腦袋提在腰上。”群雄多有貳言,低聲回嘴。
李亦傑卻鎖眉道:“師父,弟子並不想爭那盟主之位……”孟安英輕拍他肩頭,欣喜道:“為師也知你生性蕭灑,不肯為浮名所累,但盟主的寶座,也不知將有多少人眼紅。那崑崙陸師侄現下是崆峒道兄的人,瞧神態也是勢在必得,你先掛個名,足使此位不致落於小人之手,貽害無窮。”
俞雙林暗罵:“這何征賢誇好大口唬人,不料竟是飯桶一個,緊急關頭卻來畏縮。”陸黔與崆峒掌門卻冇那般好騙,心想:“李亦傑這小子內力何時高深至此?多數是學會了秘笈中的工夫,卻怎生弄到手纔好?”李亦傑還當師父已諒解了本身,脫手互助,甚感高興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