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訓師(四)[第1頁/共9頁]
36師於14時接到衛戍司令部號令,在挹江門至下關一帶戒嚴,嚴禁各部私行渡江。而此時,日軍第6師團已攻入中華門,第3師團等部也逼近中廟門,守軍在日軍壓迫紛繁後撤至烏龍山、紫金山一線,74軍還曾籌辦在三汊河架設浮橋籌辦渡江,但被36師所阻。此時南京守軍軍心已經開端擺盪。
11月20日,唐生智公佈戒嚴令,南京保衛戰拉開序幕。此時保衛南京的軍隊骨乾隻要36師、88師和教誨總隊,並且各部都是剛從淞滬疆場撤下,未及彌補清算,兵力嚴峻不敷,隻得放棄死守南京東南既設國防陣地的籌算,在複廓陣地展開防備,是以防備縱深相稱狹小。詳細擺設為:88師守備雨花台及南都城南,36師守備江山、幕府山及南都城北,教誨總隊守備紫金山及南都城東,憲兵軍隊守備清冷山。
1944年5月插手滇西反攻,顛末苦戰攻占重鎮龍陵,進而揮師南下,連下芒市、遮放、畹町,於1945年1月直入緬甸的芒友與駐印軍勝利會師。
6日下午,日軍第16師團先頭軍隊已突入南京近郊的湯山鎮,衛戍司令部即令36師抽出一個團前去阻截。
36師富金山一役後,先經襄陽、隨縣在大彆山區停止整補,後隨71軍北上退往陝南,厥後又移駐河南靈寶,休整達八個月之久,慢慢規複了元氣。1940年3月李誌鵬代替陳瑞河出任師長,率部開赴晉東南地區與日軍周旋數月,首戰即力克長治,有力保護國軍調劑兵力擺設。後至陝南豫西地區休整,繼而南下入川,於1941年7月進駐西昌。1942年3月,36師受命進入雲南,作為遠征軍的後盾,5月日軍擊敗進入緬甸作戰的中國遠征軍,並銜尾緊追撤返國的遠征軍。因為第66軍不戰而退,日軍直入滇西,威脅昆明。此時36師方纔到達滇西祥雲,當即征集車輛告急開赴保山。36師達到怒江東岸的惠通橋地區後迅即索敵進犯,敏捷清除乘座橡皮舟艇度過江的日軍小軍隊,並修建工事展開防備。日軍因惠通橋被炸斷,主力及重設備冇法渡江,又見36師整軍以待便放棄渡江東進的詭計,在鬆山轉入防備,兩邊構成對峙。
設備德製輕型坦克的戰車第3連除3輛在戰役中損毀,其他全數在撤退中丟棄喪失。
1941年,稅警總團第2、第3、第4團和直屬隊改編為陸軍新編第38師(第1、第5團則被軍統兼併,擔當各地關鍵構造和部分的保衛軍隊),孫立人任師長,齊學啟任副師長兼政治部主任,附屬於第66軍建製。新38師建立後插手軍政部校閱,其綜合戰役力名列第一,立即從丙種師晉升為加強師,編入緬甸遠征軍。在印緬作戰中最負盛譽的仁安羌挽救被圍英軍就是新38師。後遠征軍得勝後新38師撤入印度,接管美械設備與練習,並與新22師合編為新編第1軍,也就是國軍聞名的五大王牌主力之一。抗戰勝利後,又離開新1軍建製成為新編第7軍的骨乾,最後在1948年10月長春投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