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會員書架
繁體小說網 >遊戲競技 >穿越時空之抗日特種兵 > 崑崙關戰役史料(上)

崑崙關戰役史料(上)[第2頁/共9頁]

上一頁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

1、日本策動南寧戰役的決策

崑崙關守敵為第5師團主力第21旅團的鬆本總三郎大隊。其第42聯隊落第21聯隊在九塘至南寧一線。中日兩軍之最精銳軍隊在崑崙關碰撞了。今村均的輕敵再次幫忙了中國軍隊,他同日號令第九旅團長及川源七少將帶領數千日軍奔襲龍州、鎮南關(友情關),這支軍隊於17日解纜,中國軍隊總進犯時候定於18日拂曉。

到23日,僅第5軍正麵打擊的兩個師,傷亡就達二千餘人,日本軍傷亡也在千人以上。六天戰役未獲抱負戰果,而敵軍援兵已從各地開來,情勢不容悲觀。杜聿明闡發兩得兩失的經驗,是日軍在關隘兩側有堅毅的堡壘工事,構成交叉火力網,導致我軍進犯失利。因而決定竄改戰法,集合上風兵力,從核心進犯各據點,逐步縮小包抄圈。25日,榮一師第二團在團長汪波帶領下,步炮合作,攻陷羅塘南高地,全殲守敵二百餘人。這是很首要的衝破,杜聿明傳令嘉獎。接著各師、團軍心奮發,順次霸占崑崙關周邊諸高地。

還在日軍剛占據南寧時,白崇禧即要求當即趁日軍安身未穩,兵力尚虧弱頓時策動反攻。未獲蔣批準後,白要求杜聿明向蔣和軍委會提出反攻要求,杜同意,並於12月1日收回要求電報:“重慶委員長蔣,軍令部長徐。重慶軍政部軍務司王司長轉呈部長何鈞鑒:密。目前侵犯南寧之敵,其兵力尚不及兩師,此次乘我兵力分離雖幸運勝利,但以交通梗阻,除少數山炮外,其他重兵器及機器化軍隊均有利用,而補給尤其困難,現我軍所處環境則實為相反,故此時我軍正宜乘敵孤軍深切後盾未濟之時,集結上風兵力,共同處所公眾,敏捷(12月10日前)反攻,以擊破該敵而規複國際之首要交通,用敢不揣冒昧,謹申關於進犯前擺設定見以下:(略)以上所陳是否有當,伏維鑒覈示遵。遷江第5軍代軍長杜聿明東午參一。”(《廣西文史質料》第19輯,第12-13頁。)

但中國軍隊的籌辦狀況確切混亂不堪:保衛兩廣海防的是原桂係軍隊第16個人軍,轄第46軍(軍長:何宣)、第31軍(軍長:個人軍副總司令韋雲淞兼)。總司令夏威對他被調往第11個人軍任總司令極其不滿,借丁憂之機躲在容縣故鄉鬧彆扭。新上任的16個人軍總司令蔡廷鍇又不敢就任理事,因而有關日軍進犯的諜報無人措置。桂林行營主任白崇禧赴重慶開gmd五屆六中全會,行營參謀長林蔚則奉蔣之命前去容縣記念夏威丁憂並安慰夏本人,行營成了空營。第四戰區司令長官張發奎遠在廣東韶關,冇有行營號令也不敢自作主張。這一係列身分使行營、戰區、個人軍三級領袖構造形同虛設,這對於大戰即臨的中國無異一場災害。

上一頁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