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會員書架
繁體小說網 >遊戲競技 >穿越時空之抗日特種兵 > 台兒莊戰役

台兒莊戰役[第7頁/共9頁]

上一頁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

徐州會戰,是1938年2月至5月,中國第5戰區軍隊與日軍華北方麵軍、華中調派軍各一部,在以江蘇省徐州為中間的津浦(天津至浦口)、隴海(寶雞至連雲港)鐵路地區停止的大範圍的防備戰役。此戰,日軍動用8個師、5個旅約30萬人,中國參戰軍隊前後有70個師約100萬人,用時5個月,中國軍隊泛博官兵英勇奮戰,起首在南線將日軍禁止在淮河南岸,突破其與北線日軍彙合的詭計;繼而在北線將東路日軍擊敗於山東臨沂地區,又將西路日軍之右翼禁止在山東嘉祥地區,粉碎日軍在台兒莊會師的打算。

日軍津浦線主力南攻不成,遂竄改戰略,由少壯派甲士板垣征四郎、磯穀廉介率2個師團詭計會師台兒莊。日軍一旦在台兒莊到手,便可策應津浦路南端日軍守勢,一舉拿下徐州。板垣、磯穀兩師團,是日軍精銳之師,此次打擊,來勢相稱凶悍,大有一舉圍殲中國軍隊之勢。日軍以七八萬兵力,在華北方麵第二軍司令官西尾壽造批示下,分兩路向台兒莊進發。一起為板垣第5師團,沿膠濟路西進,進逼臨沂;一起為磯穀的第10師團,該師團沿津浦路南下,直取台兒莊。中國軍隊為堵截日軍進步,在臨沂、滕縣同日軍產生了狠惡的戰役,揭開了台兒莊會戰的序幕。

烈烈征師,皆成汗青;茫茫血雨,已化雲煙。於今烽火之色無尋,戰役之意正酣。遠承千百年之丕業,自當求穩;新造億萬人之福祉,慎勿控弦。觀亂世之神州,重興百業;看調和之天下,最需多元。社稷騰華,續精誠於炎黃之績;群眾頌美,載歌舞於堯舜之前。

2、台兒莊核心戰

台兒莊位於棗莊南部.地處徐州東北30千米的大運河北岸,臨城至趙墩的鐵路支線上,北連津浦路,南接隴海線,西麵毗鄰南四湖,乃是南下徐州的最後一道樊籬,乃兵家必爭之地,是日軍夾攻徐州的首爭之地,可見台兒莊地理位置的首要。日軍篡奪山東要地後,增加兵力,追擊劈麵中國軍隊。日軍第10師團由北自南展開打擊,第5師團由東北方向從臨沂向嶧縣(今嶧城)打擊共同作戰。

合法板垣敗績累累之際,日軍西路第10師團長磯穀仍然軍人道精力實足,不顧統統,日趨向南推動。李宗仁調來川軍鄧錫侯第22個人軍,孫震的第41軍趕往滕縣,拒敵南下。孫震部剛在滕縣擺設伏貼,3月14日,磯穀師團就策動進犯。日軍以數十架飛機30餘門大炮狂轟濫炸,守智囊長王銘章督戰死守。3月17日晚,日軍共同炮火攻陷滕縣(今滕州)。中國守軍第22個人軍第41軍英勇抗擊,傷亡甚重,苦戰至17日,該軍守城的第122師師長王銘璋就義,傷亡達5000之眾。李宗仁見滕縣傷害,又急令新撥歸第5戰區批示的第20軍團司令湯恩伯派部馳援。湯的主力81軍王仲廉部因路程過遠,未能及時趕到,滕縣失守。敵軍喪失也極大,死傷達2000多人。此戰,22個人軍以優勢之設備與兵力,阻擊絕對上風之敵達3天半,為第5戰區以後的台兒莊會戰役奪了無益時候,奠定了勝利的根本。

上一頁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