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會員書架
繁體小說網 >遊戲競技 >穿越時空之抗日特種兵 > 一二八第一次淞滬抗戰

一二八第一次淞滬抗戰[第2頁/共6頁]

上一頁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

1月29日淩晨,日機從停靠在黃浦江上的“能登呂”號航空母艦上騰飛轟炸閘北華界,寶山路584號商務印書館及東方圖書館(中國最大的私家圖書館,藏書超越三十萬冊)均被炸燬。閘北多處燃燒。但日本陸戰隊奪占北站的詭計以失利告終。

淞滬抗戰在下水兵民的英勇鬥爭下,對峙了一個多月,使日本侵犯者遭到沉重打擊,死傷1萬餘人,四度改換司令。因為gmd當局對峙不抵當政策,粉碎淞滬抗戰,19路軍被迫撤離上海。在英、美、法等國補救下,gmd當局和日本簽訂了賣國的《淞滬寢兵和談》。

固執抵當

一二八第一次淞滬抗戰

事情發作

寢兵和談

製造事端

謙讓避敵

1931年“九amp;#8226;一八”事情後,日本帝國主義得寸進尺,詭計侵犯上海作為持續侵犯中國的基地。1932年1月28日夜間,日本侵犯軍由租界向閘北一帶打擊,駐守上海的19路軍在天下群眾抗日gao潮的鞭策下,抖擻抵當,開端了淞滬抗戰。在中國amp;#8226;共amp;#8226;產amp;#8226;黨帶領下,上海日本工廠工人停止抗日聯盟歇工,各界群眾構造反日救國會,紛繁插手抗日義勇軍、運輸隊、救護隊等,主動援助火線。

寢兵

20日,又煽動千餘日僑集會遊行,激烈要求日本總領事和水兵陸戰隊出麵乾與。21日,日本總領事村井蒼鬆向上海市長提出報歉、懲凶、補償、閉幕抗日個人四項在理要求。22日日本駐上海第1遣外艦隊司令鹽澤幸一頒發恐嚇性聲明,以庇護外僑為由抓緊備戰,並從日本外洋向上海調兵。

1月28日23時30分,日軍水兵陸戰隊2300人在坦克保護下,沿北四川路(大眾租界北區的越界築路,已多次劃爲日軍防區)西側的每一條歧路:靶子路、虯江路、橫浜路等等,向西占據淞滬鐵路防地,在天通庵車站碰到中國駐軍十九路軍的果斷抵當,一二八事情發作。

簡介

事情前夕

事情之初,駐上海日軍有水兵陸戰隊1800餘人及武裝日僑4000餘人、飛機40餘架、裝甲車數十輛,漫衍在虹口租界和楊樹浦,另有水兵艦隻23艘,遊弋在長江口外和黃浦江上,由水兵第1遣外艦隊司令鹽澤幸一批示。1月28日半夜,陸戰隊分三路突襲閘北,攻占天通庵車站和上海火車北站。下水兵民義憤填膺,擔當滬寧地區衛戍任務的第19路軍3個師共3萬餘人,第60、第61師分駐姑蘇、南京一帶,第78師2個旅駐守上海,在總批示蔣光鼐、軍長蔡廷鍇批示下抖擻抗戰。戍守郊區的第156旅,在前來接防的憲兵第16團主動共同下,打退由橫浜路、虯江路、寶山路打擊的日軍,29日奪迴天通庵車站和上海北站。日軍敗退租界,通過英、美等國領事出麵“補救”,達成停火和談,緩兵待援。上海公眾在中國amp;#8226;共amp;#8226;產amp;#8226;黨的帶領和鞭策下,紛繁構造救護隊和義勇軍,主動援助第19路軍抗戰。29日,日本當局頒發聲明威脅中國當局,誣指上海事件是中國排日活動引發的。南京當局於30日倉促遷往洛陽。至2月2日,日軍從海內增調航空母艦2艘、各型兵艦12艘、陸戰隊7000人援滬。蔣光鼐急調第60、第61師參戰。3日,日軍粉碎停火和談再向閘北打擊,被守軍擊退。日本內閣遂增派第3艦隊和陸軍久留米混成旅援滬,由第3艦隊司令野村吉三郎代替鹽澤批示。7日,野村竄改進犯點,以久留米旅打擊吳淞,陸戰隊打擊江灣,詭計從守軍右翼衝破。第19路軍依托吳淞要塞及蘊藻浜水網地帶與日軍苦戰,第61師將打擊紀家橋、曹家橋及偷渡蘊藻浜的日軍各個毀滅,其他日軍又龜縮租界,由英、美等國領事再次出麵“補救”,以待援兵。

上一頁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