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巳正(3)[第2頁/共6頁]
徐賓持續道:“主管靖安司的叫李泌,字長源。他以待詔翰林知靖安司丞。恰是李司丞要見你。”
“朗朗乾坤,彆來無恙。”
長循分紅東、西兩縣,西邊為長安縣,東邊為萬年縣。這萬年縣在天子腳下,王公貴族多居於此,乾係盤根錯節,此人竟然能穩穩做了九年,李泌俄然產生了點興趣。
“嗯?”
本來他們有一個最合適的人選,就是崔器的哥哥崔六郎,可惜他已經殉職。崔器曉得長官在可惜甚麼,他雙目一紅,一拳砸在地上,竟砸得磚塊微微裂開一道細隙。
張小敬哈哈一笑:“好,不問了。甚麼事情都無所謂,再慘還能慘過被殺頭嗎?”
張小敬“嘶”了一聲,疑竇更增,這就更加變態了。靖安司的職責是“賊事策防”,碎務必定繁劇。讓待詔翰林這類閒散清要的文官來管抓賊?這不是混鬨嗎?
“抱愧,這個我還不能說。哎哎……等會兒李司丞會跟你講。”
誰知李泌卻麵無神采:“我要的不是賢人,是能人――這小我是不是最好的?”
徐主事躊躇了一下,開口道:“哎哎……鄙人倒有一小我選,不知是否合您的意。”
張小敬心中疑竇重重,不過此時還不是問話的時候,他保持著沉默。
開元十三年,有個叫李泌的七歲神童入宮朝覲。天子正在和中書令張說弈棋。天子令張說、李泌二人以“周遭動靜”為題吟棋。張說寫的是:“方如棋局,圓如棋子。動如棋生,靜如棋死。”而李泌則開口說道:“方如行義,圓如用智。動如逞才,靜如遂意。”大得天子讚美,送其入東宮陪太子讀書。
“靖安司?”張小敬略感驚奇,他精熟長安官府體製,卻向來冇聽過這個名字。
咚咚咚,仇敵打擊的鼙鼓響起,骨箭如飛蝗麋集。這一次,隻要他一小我麵對……
崔器麵龐一肅,拱手退下。他曉得,那位姓賀的老頭子隻是掛名,真正掌管靖安司和本身性命的,是麵前這位叫李泌的年青人。彆看這位上官年紀悄悄,手腕實在鋒利,殺伐果斷,全部靖安司都被他調教得服服帖帖。
“他是我的一名朋友,叫……哎哎,叫張小敬。疇前在安西都護府軍中做一個什長,厥後敘功調回長安,在萬年縣擔負不良帥已有九年。我想或許合李司丞之意……”
他的語氣已近乎無禮。不過老者並未起火,他伸出一根指頭,朝東北方向點了點――那邊是宮城的地點:“我冇說置之不睬,但公開搜捕毫不成行,可不能給那一名添費事哪。”
長安外郭以朱雀大街為分開,東歸萬年縣統領,西歸長安縣統領,是以長安縣的監獄位於西城的永達坊,去光德坊的話,得先朝西穿過三條大街,再北上四個街口,全程得有十來裡路。想在一刻內趕到,必須得策馬疾走,不得有半點擔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