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前路繁華[第1頁/共4頁]
“五年前摘下你的牌子,也是我此生最不悔的事。”
第二日中午,鸞夙來向聶沛涵告彆。本來她想讓臣暄也一起來的,但臣暄卻說兩人一起請辭會適得其反,因而她隻好單獨一人來了。
這是最後的故國之旅,兩人都極有默契地儘情玩耍。每到一地,臣暄都會畫一幅畫作為紀念。所畫之物千姿百態,有令人讚歎的山川風景、花鳥魚蟲,有震驚心房的形形色色、甘苦人生。
待到了黎都城外,鸞夙數了數,臣暄已足足畫了二十三幅畫。這不由令她在內心讚歎,臣暄公然是雅玩風月的妙手,他懂詩畫,知琴棋,於餬口細節上既講究又有興趣,這一點倒是與她極其投機。
時隔兩年,她竟然還想著林玖的事。臣暄心中掠過生疼之感,任由她的粉拳捶在本身身上,寂然迴應:“再也不會了,我們再也不分開。”
時隔兩年半風景再次回到北宣,鸞夙的表情已大不不異。許是曉得這一次是臨彆之際的故國回顧,她便也分外珍惜路上的所見所聞。
他這句話令鸞夙再次紅了眼眶:“我如何有臉去太廟?我在青樓混跡多年……現在你還為我放棄統統……”
再次聽到這句承諾,鸞夙才停止了抽泣,伏在臣暄肩頭禁止著抽泣聲。他們相互都沉默了,好似要將分開的兩年光陰,在這一個擁抱當中儘數討返來。
“是啊!必然會有公道的評價!”鸞夙唯有握緊臣暄的雙手,動容隧道:“那還等甚麼?我們快回北宣。”
鸞夙卻很豁然,笑道:“父親當年說了,這龍脈輿圖要留待明君出世。現在看著聶沛涵也不像個昏君,並且他師從丁師叔,也算是墨門傳人,龍脈給了他名正言順。”
臣暄成心開解鸞夙,頓了頓,又道:“同一乃局勢所趨,我若執意相爭,必然使兩國生靈塗炭。屆時不管北宣是輸是贏,都是史冊上的血淚一筆。可現在我棄了皇位,再由朗弟戰役投誠,也算是一筆功勞。”
一時候,兩人都回想起了相互初識的景象,統統彷彿都還清楚如昨。臣暄悄悄撫上鸞夙的垂髮,又問她:“夙夙,在分開之前,你還想回北宣看看嗎?”
鸞夙聞言掩麵而笑,淡淡的蘭芝草香氣便盈袖而來:“我可不敢班門弄斧,這些題麵,還是留著你漸漸揣摩吧。”言罷又想了想,再道:“我記得疇前在聞香苑時,你曾替我畫過一幅工筆肖像,現在可還留著?”
隨君聯袂天涯,前路繁花滿地。
臣暄又情不自禁地攬過鸞夙的腰身,他是如此喜好她的纖纖細腰,卻也心疼她比疇前更加肥胖:“夙夙不必擔憂這些,我們回黎都一趟吧。你父親的牌位已奉入忠烈祠,將永受北宣香火。即便今後聶沛涵同一南北,我想他也不會拆了那座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