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帝王情塚(三)[第4頁/共4頁]
臣暄隻舉起琉璃酒杯淡淡回笑:“是朕即位倉猝,有勞誠郡王路上馳驅。”他抬手朝聶沛瀟遙遙一祝:“這一杯,朕謝過誠郡王及諸位使者一起風塵,前來北宣。”
可見聶沛瀟公然是破鈔了心機,不吝下了血本。
聶沛瀟舉杯看向丹墀上的臣暄,方纔本身連發三箭,不說震懾北宣,卻也不想讓人小瞧了本身。隻是這三箭他明顯是有的放矢,射向對方時卻全冇了迴應。那感受好似本身使儘儘力出拳,卻擊在了一片虛軟的棉花之上,無處宣泄的愁悶,可想而知。
聶沛瀟頓了一頓,話語中帶著似是而非的深意:“小王贈與聖上的這幾位美人,皆是風雅與溫婉兼有的氣韻,能歌善舞、精通樂律,比之某些北地閨秀,怕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如此時候倒是過得極快,這一場拂塵的國宴,雖不能說賓主儘歡,卻也算是相安無事。隻是宴至序幕之時,聶沛瀟俄然笑道:“本日承蒙聖上親身接待,小王不堪幸運。這一次從南熙前來,除卻吾皇置備的賀禮以外,小王暗裡也想略表一番情意,不知聖上能夠看在眼中?”
“如果非要一論高低呢?”聶沛瀟不依不饒。
每到一曲舞罷,聶沛瀟便會讚美幾句,偶然也會異化著幾句看似不經意的問話,問的都是無關痛癢的題目。臣暄耐著性子一一答了,又輔以一些北宣的風土情麵,氛圍倒也看似更加敦睦起來。
“本來是想趕來插手聖上的即位大典,誰想路上還是走得慢了,萬望聖上包涵。”聶沛瀟一改昔日儘情的風騷相,隻噙著含笑對丹墀上的臣暄說道。他用的是“包涵”二字,而非“恕罪”,這此中,倒也能令在場諸人聽出些端倪。
他又指了指殿上的五名女子:“聖上這是笑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