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帝王情塚(三)[第2頁/共4頁]
“如果非要一論高低呢?”聶沛瀟不依不饒。
臣暄不得不受下這份“厚禮”。且不說他曾經是花名在外的風騷世子,即便現在已變成專情埋頭的帝王,他也不能讓聶沛瀟看出來。不然隻怕南熙會覺得鸞夙奇貨可居,無端將一個純真的情場相爭事件,演變成南北的政治事端。
總之單看本日聶沛瀟的表示,統盛帝毫不是隨便指派了一個兒子前來。現在北宣初立,南北乾係奧妙,這個賀使,不但要身份得宜、進退有度,且還能在關頭時候做出衡量,乃至是代表統盛帝表態。
可見聶沛瀟公然是破鈔了心機,不吝下了血本。
而本日的聶沛瀟剛到弱冠之齡,一如三年前的聶沛涵。統盛帝膝下九個兒子,現在活著的另有七人,他恰好派來與聶沛涵交好的聶沛瀟作為南熙賀使前來北宣,這此中究竟是甚麼心機?
這是在問美人?還是在問能哺育出美人的地盤?臣暄對付地看了五人一眼,笑著回話:“各有千秋。”
臣暄疇前旁觀那些癡男怨女,隻感覺深陷情網的男人既窩囊又好笑,直至本身深陷此中,方能體味獲得幾分滋味。也不知現在在聶沛瀟眼中,本身與鸞夙到底是戲假情深呢?還是戲假情也假?他又是否會嘲笑本身?一如本身疇前嘲笑彆人那般?
果不其然,這知名女子皆是神情寡淡、不食人間炊火的那一類,眼風略微一掃,倒是與鸞夙有幾分類似。隻不過,這是真的類似還是裝出來的類似,恐怕一時三刻見不得分曉。
聶沛瀟見狀哈哈大笑起來,彷彿是終究找到了知己普通,悄悄從袖中伸出左手拇指,衝著丹墀之上做出個讚美的手勢。
聶沛瀟頓了一頓,話語中帶著似是而非的深意:“小王贈與聖上的這幾位美人,皆是風雅與溫婉兼有的氣韻,能歌善舞、精通樂律,比之某些北地閨秀,怕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聶沛瀟一派風騷地回道:“相傳聖上是其中妙手,想必很能體味小王的情意。”
臣暄不知對方賣的是甚麼關子,隻得笑道:“誠郡王言重了,要郡王暗裡破鈔,朕情何故堪。”
南熙誠郡王聶沛瀟,完整有這個本事,卻恰幸虧人前裝出一副閒散風騷的模樣,倒是有些深不成測的意味。
臣暄順勢起家走下丹墀,伸手對聶沛瀟相請,兩人便無言地從大殿行出,漫無目標地在序央宮中隨便走著……
臣暄隻舉起琉璃酒杯淡淡回笑:“是朕即位倉猝,有勞誠郡王路上馳驅。”他抬手朝聶沛瀟遙遙一祝:“這一杯,朕謝過誠郡王及諸位使者一起風塵,前來北宣。”
聶沛瀟長身玉立,七分客氣中帶著三分挑釁:“吾皇言道,聖上文韜武略、年青有為,必然會治下一個亂世北宣。小王眼界淺近,唯有拭目以待。”這一句話,不但表達了身為一國賀使的客氣,也彰顯了身為他國皇子的輕微仇視。即便聽起來有些超越,也是他誠郡王的一已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