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十六字真言[第2頁/共4頁]
正在方厚一籌莫展之時,他六歲的兒子方義跑了過來,五十歲才得一子的方厚對這個兒子非常喜好,方義高歡暢興地拿著新買來的糖糕,塞進了方厚的嘴裡。
“老爺,遵循您的意義,這十六個字?關乎社稷?”方厚問。
方厚想起來了,離羊府隔著兩條街的路口,半年前開了一家玉石坊,這家玉石坊並不做大型玉雕,他們雕鏤的物件,做工以“精美”為主,主營停業為配飾和金飾,固然隻運營了半年,但因其技術高深,在洛陽城中已經小馳名譽。
“義兒,這個蓮花真的是阿誰孩子刻的?”
“我此番來,實屬老爺所托。”
隻是到了羊祜這一輩,不,精確點說應當是下一輩,完整冇有了上幾代的威風,雖說羊祜高風亮節,為人清儉,經常佈施貧民,深受西晉百姓戀慕,無法老天在子嗣的題目上彷彿對羊祜並不刻薄。年近古稀的羊祜雖說有過兩個孫子,隻是早早短命,這也成為了羊祜的一大憾事,臨終之時,孫女出世,也算是給了這位德及庇後代之人一個最好的交代。
鐵蛋點了點頭,拿起一塊糖糕,對勁地吃了起來。方厚將玉墜兒大要敷上好的蠟,長長地鬆了一口氣。
“莫非,神仙已得天下之奧妙?”羊祜道出了本身的迷惑。
看著頹廢的仆人,方厚冇有再詰問,這是他作為管家多年養成的風俗,方厚在那邊為羊祜擦著汗,曉得仆人的話還冇有說完,他在等候著仆人規複體力。
“恕我癡頑,短短十六字真言,我還是未得其法。”對神仙的意義,羊祜還是心存迷惑。
——
大師走到了觀世音菩薩的腳下,悄悄地轉了一下供奉菩薩的香爐,檀木桌上麵的一塊青石地磚彈了起來。
因而方厚又叮囑鐵蛋,“如果有被人問起,你就說是幫忙方義修著玉佩,可記得?”
方厚點了點頭,從裡懷中取出一個深藍色的緞麵錦囊,而錦囊當中,恰是那十六字真言。
278年的夏季來得甚早,十一月飄雪,對於洛陽城來講,本就是非常奇怪的事情,而一代豪傑羊祜畢竟冇有挺過那酷寒的夏季,帶著對素未會麵孫輩的遺憾,分開了人間。
麵前的場景讓羊祜迷惑不解,神仙緩緩開口道,“中間氣數已儘,隻是天亦有道,將天道托之於爾,方可放心。”
公元278年,羊府。
兒子的話讓方厚想起了一件事情,玉石坊家的小兒子心智不全,這是他早就傳聞過的事情。但是,看著兒子手中的玉石扣,上麵所刻的蓮花含苞待放,活潑風趣,這真是出自阿誰心智不全的孩子之手嗎?
能夠是剛纔已經說了太多的話,此時的羊祜已經力量全無,他悄悄地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