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開拔都梁山[第2頁/共4頁]
唐敖聽罷微微點頭,俗話說虎父無犬子,看來薛暢在薛仁貴和薛訥的教誨下,腹內很有真才實學,如果火攻見效,倒是速勝之法。
李敬業借假聖旨自領揚州司馬,入城後公佈的第一個號令就是翻開揚州府庫,將此中存儲的盔甲兵器發放給鑄錢工廠內的囚徒和工匠。
第二個府署天然是李敬業世襲的英國公府,第三個就是揚州多數督府,以唐之奇,杜求仁為擺佈長史,李宗臣,薛仲璋為兩司馬。
揚州官吏這才曉得景象不對,麵對李敬業打出嗣聖元年的燈號,另有府衙外的近萬兵馬,謀反二字讓數十名官吏噤若寒蟬,大氣都不敢喘。
唐敖看完以後,提筆在檄文的最後添了幾個字:移檄州郡,鹹使知聞。
府衙內,李敬業等人徹夜參議如何應對劉行舉的態度和挑釁,最後的結論是要賜與劉行舉兄弟致命一擊,揚州首戰必勝,才氣奠定登高一照應者雲集的根本。
如果以薛程二報酬將討伐盱眙都梁宮,隻會增加二人在軍中的影響力,這一點李敬業甚為顧忌。
當劉行舉被武則天加封為遊擊將軍,弟弟劉行實為楚州刺史後,李敬業冇法對劉家兄弟忽視了。
武則天殛斃親姐姐,搏鬥親兄弟,為人所棄不容於六合,包藏著禍心謀取帝位,將高宗天子的愛子放逐巴州,啟用禍亂朝綱的奸佞。
王勃和駱賓王都是當世才子,但是看完這篇檄文,唐敖感覺駱賓王撰寫檄文,功力遠在王勃之上。
所謂從龍之臣,皆連升數級,唯獨唐敖婉拒了李敬業委任的官職,以為現在就開端論功行賞,為之尚早,顯得不倫不類。
從均州到揚州這一起,李敬業已經在心中組建了本身的班底,當堂設置三大府署。
行軍兩日,都梁山遙遙在望,唐敖眺望都梁宮,不由想起了史乘中的記錄。
尉遲昭自告奮勇,立下軍令狀,情願領兵兩萬直搗都梁宮,李敬業遊移以後,任命小將薛暢為前鋒,黃門侍郎唐敖任監軍,如許的統兵搭配,李敬業覺得勝算在七成以上。
並且唐敖乃是三品大員,侍郎監軍,尉遲昭委實對唐敖熱忱不起來,哪個將領都不喜好身邊多個能夠越權發號施令的監軍,尉遲昭也不例外。
《為李敬業討武曌檄》,唐敖看著開篇兩句,不由得想起了王勃當年所寫的鬥雞檄文。
唐敖麵色一沉:“薛暢,且不提軍中無父子的律令,單單是你輕敵的心態,也讓本官甚是擔憂,劉行舉兄弟能聚兵數萬,豈是等閒之輩?”
這篇文章,唐敖讀來大有暢快淋漓之感,使武則天本相畢露,指出武則天出身貧寒卑賤,之前是太宗天子的秀士,到了太宗暮年利誘太子李治,坦白了和先帝的私交,最後登上皇後寶座,陷太宗高宗於禽獸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