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離人亂世曲(2)[第2頁/共5頁]
竇太皇太後的病逝意味著竇家和原家的鬥爭終究從朝堂上的明爭暗鬥
永業三年正月十四,竇太皇太後發喪之日,原青江攜女扮男裝的斑斕、奉定及一百名侍衛入宮記念,在宣德門遭到竇氏伏擊,在斑斕和奉定的冒死相護下,才險險逃脫。隨行一百名妙手全數遇害,斑斕和奉定身中數劍,原青江本人也胸口中了一劍,險險生還,卻落下了畢生的痼疾。
永業二年十月,東庭的北方俄然提早天降大雪,這場大雪來得奇、來得猛,雪刀霜劍中,山東以北很多處所乃至凍死人了。但是比北方的大雪更加可駭的是,東庭剽悍的鄰居,契丹的奇襲。十月十三,契丹大將耶律可丹,奉契丹史上最年青氣盛的天子世宗之命跨過鬆花江,率八萬鐵騎攻
《東庭野史・淑德貞烈大義公主淑琪傳》中詳細記錄了當時長公主正在昌頤宮內竇太皇太後棺木前抽泣,竇精華帶著血染重甲的羽林軍突入靈堂,仗劍詰責長公主駙馬安在。長公主厲聲痛罵竇氏兄妹殘害忠良,禍亂後宮,顛覆社稷。竇精華一怒之下,欲使兵士軟禁長公主於冷宮。長公主不堪受辱,自太後棺木所放之處――鳳臨台上高高跳下。宮婢救護不及,長公主頭觸漢白玉石階,腦漿迸裂,血染孝服,死時年僅二十一歲。
三天以後,燕子軍彈藥用儘,便以一敵五,展開了慘烈的搏鬥戰。於飛燕身先士卒,帶領著燕子軍和皇城守軍擊退了契丹的一次又一次打擊,顛末端五天五夜的英勇奮戰,保衛了京都城――東庭的心臟。
永業三年,大年月朔,京都保衛戰的第一功臣於飛燕,由上騎都尉罷為兵部廢員,待罪家中,後經原氏一黨力保,才由罷兵部廢員改作降職五品校騎都尉,本日遣返玉門關,鎮守河朔。
永業三年元月初十,已藥食不進多日的竇太皇太後,俄然展開了眼睛。太醫以為乃是迴光返照,因而急請正在城樓上慰勞百姓的熹宗入宮。
次日,我同碧瑩送彆燕子軍,於飛燕又對我和碧瑩提了一次分開原家,而我極力主張於飛燕帶碧瑩和宋明磊先走,那樣也能為今後的餬口尋個根底。
裡間傳出一聲巨響,我內心一慌,提著裙子又跑歸去,隻見一桌好酒好菜都被掀翻在地。於飛燕站在一片狼籍當中,額頭青筋暴起,一聲暴喝:“原家……原青江……欺人太過了!”我淚如泉湧,趕到門外,讓於飛燕的親隨守在門口,不讓西楓苑的冰臉侍衛過來。我看向嚇得發傻的碧瑩,顫聲問道:“碧瑩,你是如何曉得我中了生生不離的?四爺曉得嗎?誰讓你奉告大哥的?”碧瑩扁了扁嘴,委曲道:“是宋二哥說的。我不曉得果爾仁是如何曉得這件事的,就在你中了生生不離的那天,果爾仁就奉告四爺了。他不讓我奉告任何人,但是我曉得你和玨四爺兩情相悅。木槿,我們不要再留在這裡了,讓大哥帶我們分開這裡吧。”分開?我看向於飛燕。他的虎目圓睜,握著我的雙肩,果斷隧道:“木槿,我們走吧。這個世道越來越不承平了,竇家和原家遲早要火併起來。如果原家倒了,滿門抄斬,我們小五義跟著遭殃;便是原家勝了,我們小五義也難滿身而退,不如現在就走,我和老二在江南已置下田產,管他甚麼生生不離,大哥陪著你一輩子,也定能保各位弟妹餬口無憂。”分開原家,泛舟江湖,去過那無憂無慮的故鄉餬口?多麼斑斕的抱負。我淺笑著搖點頭,“大哥,你帶碧瑩和二哥先走吧,我隨後就來。”“那是為何?”碧瑩和於飛燕看著我,同時出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