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 初露鋒芒[第1頁/共3頁]
小劉協看了看,說:“父皇,此次佈施饑民的米糧豆子統共有多少升?”
靈帝命廚子下廚,將五升米和五升豆子煮成粥。
隻見他淡定安閒的膜拜了皇上後,用稚嫩的聲音說道:“啟稟父皇,孩兒想曉得,父皇此次用來佈施窮戶的米糧,豆子統共能夠佈施多少位饑民。”
靈帝看了看群臣,群臣沉默,唯有閔汶曉得本身犯下了大錯而顫粟不已。劉協想了想說:“父皇,兒臣以為,閔大人雖貪汙了朝廷的米糧,豆子,但不敷以誅滅九族。拿出米糧佈施饑民,乃父皇賢明善舉,現在因一名官員而殛斃,兒臣以為,饑民即便是接管了米糧,也會因這米糧背後的故事而不敢食用。如果閔大人將私藏的米糧拿出來,還之於民,如許百姓也會安然的接管佈施,百姓也會真正的瞭解了父皇的一片苦心。”
翌日,靈帝拖著病懨懨的身子,去了德陽殿早朝。
大司農立馬稟報導,應當是800升米糧豆子。
這件事,讓靈帝更加的愛好小兒子劉協了,事事也更方向於劉協了,他從小劉協身上,彷彿又看到了昔日王美人的聰明賢能的特質。這一晚,靈帝俄然思念起了已經作古的王美人了,他靈感而發的為曾經的紅顏知己王美人寫下了《追德賦》。
閔汶則被懲辦鞭撻十個大板,降了官職,充公統統的米糧。明顯,閔汶對如許的懲辦已是鬆了一口氣,起碼,他的頭顱還在他的腦袋上。他轉頭看了一眼劉協,這位年僅7歲的孩童,卻平靜自如的措置著群臣都難以決計的題目,不由眼裡寫滿了感激。
靈帝彷彿預感本身來日不久,每次早朝,總會安排兩位皇子劉辯和劉協一起聽政。他也在察看著這兩位兒子,究竟誰更具有接任大漢天子的職責。
不遠處,何皇後用鄙夷的目光看著兒子劉辯。她一向以為自家的兒子,那是比嬪妃生下的強一百倍,但是劉辯卻不是她心中料想的阿誰孩子,他冇有弘遠的誌向,更冇有像她那樣的深謀遠慮,她內心已是涼了半截。
閔汶頓時額頭直冒盜汗,他斷斷續續道:“陛下,微臣將陛下命令的統統米糧,豆子都已經照實的發放到了饑民手裡了,不信,陛下能夠去查對.....”
(注)漢靈帝曾經為死去的愛妾王美人寫過一篇《追德賦》,隻是已經失傳。
小劉協平靜的持續問道:“好,父皇,孩兒隻需五升米和五升豆子參合在一起煮粥。待會,就能曉得閔大人說的話是否失實。”。
閔汶有些唯唯諾諾,不知所雲。但是口中堅稱,本身已經將統統的米糧都如數的發放到了饑民手裡。
大司農是朝廷掌管稼穡的官員,他隻稍稍的看了一眼桶裡的粥,便道:“微臣預算,應當在一百名擺佈的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