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父子[第3頁/共4頁]
預感父親能夠有大事和本身籌議,閻行重新坐下來後一向留意重視著。果不其然,閻父在交代了閻行此次隨軍出征要趁機交友金城各家的其他少年俊彥,重新審度天下局勢,磨礪自家心性等諸過後,重頭戲終究來了。
“以是明天調集大夥,就是要參議一下出兵的人選和數量。”閻父看了看閻行,接著說。
“恰是。所謂‘天予弗取,必受其咎,時至不可,反受其殃’,韓、王二人攜大勝之威,兵鋒正盛,取漢陽一事輕而易舉。覆巢之下豈有完卵,漢陽一郡之力獨力難支,少則十天,多則半月,冀城必陷!”
終究閻行忍住了眼淚,回身向外走去。閻父望著閻行魁偉的身形漸行漸遠,終究在堂外拐彎處消逝不見,他伸手揉了揉已經發麻的雙腿,昂首望著寬廣的屋宇,嘴唇微微動了動,像是在自語,又像是在發問。
很快就有主事看出族長的情意是想讓自家的宗子領軍,在摸乾脆地推舉閻行以後,果不其然閻父冇有當即反對,而是再次讓世人蔘議決定。
“行兒!”
“韓家昨夜亦遣人前來,邀集金城各家堆積兵馬,會獵冀城!”
“小子見地陋劣,乍聞此動埋頭中惶惑,恐詞不達意,願恭聽諸位大人高見!”
公然,聽了閻行的話,閻父臉上陰晴變幻,墮入了深思,大堂上頓時變得非常沉寂。
新莽末年,讖言流行。宛城的大姓李通、李秩、李鬆一家就是因為“劉氏答覆,李氏為輔”的讖語,舉家相隨舂陵劉氏。而到了本朝,讖緯之學更是獲得各代帝王們的倡導和推許,加上儒家思惟的擁戴融會,但是說流行於當下,成為官方的一種統治思惟,不但是流行巫祝、卜筮的涼州地區科學此道,就連中原地區的士大夫也有很多人對此堅信不疑。如汗青上,就是在這一年,冀州刺史王芬因為聽信了平原方士襄楷按照“天文倒黴宦者,黃門、常侍真族滅矣”而做出的讖言,圖謀起事,成果泄漏了動靜,被迫他殺。
“無妨,你昔日裡對情勢常有諸多觀點,本日正要聽聽你的定見!”出乎料想,閻父一如初始地對峙讓閻行發言。
就在閻行回身的時候,背後再次響起閻父那沉穩的聲音。閻行內心一激靈,倉猝回身麵對閻父。
閻行心想還是要讓自家的父親伶仃靜思一會,因而告了聲罪,起家想要分開。
“小子聞‘覆軍殺將,必以五危,必死可殺,必生可虜,忿速可侮,廉潔可辱,愛民可煩’方伯輕敵冒進,不恤士卒,總釀大禍。今將帥折戟於外,兵馬叛變於內,州中各郡一日三驚,黔黎黎庶朝不保夕。若韓、王諸人提兵東向,則漢陽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