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常林之名君始聞[第3頁/共4頁]
“這兩地有張楊、黑山、袁紹等權勢,錯綜龐大,是何人能夠攪動了這兩郡的局勢,莫非是新上任的幷州刺史高乾不成?”
黑山軍固然號稱百萬,縱橫並、冀二州,但是也多占有山林、流竄郡縣,底子冇有煮鹽冶鐵的地盤和前提。因此對於羌胡、黑山來講,鹽與鐵,都是他們緊缺的物質。
“。。。”
閻行回到帳中等著,劉喬很快就參軍中趕了過來。
“哦?”
閻行哈哈一笑,點點頭說道:
劉喬在陽城被閻行一同帶走以後,既冇了行商的本錢,也冇有了分開的自在,軍中不養閒人,他就隻能去充當一個小吏,領點口糧扶養一家長幼。
而他們這些現在行商就是循著這條規律,南北馳驅,千裡轉運,通過賤買貴賣、低進高出的體例來取利的,他實在不曉得除此以外,還如何能夠做到豐財有術。
閻行暴露了通俗莫測的笑容,看到劉喬眼裡,是又驚又喜,隻感受幸運來得太俄然,一顆心已經跳到了嗓子眼上,他忍住顫抖的聲音,漸漸說道:
說著話,閻行也不等劉喬粉飾出言,當即又嘲笑著說道:
劉喬衝動得渾身微微顫抖,他再次將本身的頭埋在地上,以壓抑本身內心又驚又喜的情感,鎮靜地顫聲說道:
“此乃‘乏軍興’之大罪,就算有人再給小人一個膽量,小人也不敢如許做啊,小人在軍中為吏,一貫是如履薄冰,恪守法紀的!”
“嘿,我差點倒是忘了,劉君乃是學過範少伯之學的賢才,更曾放言‘吾治出產,猶伊尹、呂尚之謀,孫吳用兵,商鞅行法是也。是故其智不敷與權變,勇不敷以定奪,仁不能以取予,彊不能有所守,雖欲學吾術,終不告之矣’,此番任命你往西河往一軍中小吏,在你心中定然是感覺大材小用了!”
聽到閻行翻出了陳年舊賬,劉喬臉上更是難堪汗顏。當年他有眼無珠,覺得閻行是普通的無知軍漢,想要拱衛士人,博取名譽,因而就打扮成高才之士,想要趁機賺取閻行的歡心和信賴。
“你曉得猗頓嗎?”
“對,就是讓你成為河東的猗頓!”
可現在,這軍中都是一班刀頭舔血的軍漢,他充當一名知名小吏,粗布葛衣,整日裡都要埋首案牘,偶爾還會被一些鹵莽無禮的軍吏呼來喝去、調派辦事,這如何能夠風俗呢?
“好吧,我現在就問你一句,你想要成為猗頓嗎?”
···
猗頓是戰國期間的馳名的大販子,劉喬聽過他的名號,點了點頭,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