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抉擇[第3頁/共4頁]
李儒說到這裡,眼睛死死盯著徐榮的臉龐,力求通過本身的言行,在無形中增加壓力,迫使徐榮儘早做出定奪。
“徐君,當斷則斷,此事再遲延下去,隻怕你我二人,皆要淪為階下之囚——”
徐榮在徐琨走後,又接連下達了好幾道號令,一時候,號角聲聲,人馬集結的聲音不斷於耳,整座虎帳上高低下,隨即變得繁忙起來。
現在董卓身陷宮禁,存亡不明,朝中又有大臣奉旨討賊,長安城門已經封閉,各門都有兵馬謹防駐守,隻要李儒這個已經在朝中失勢的昔日智囊,從長安城中逃了出來。
“走,郿塢現下已然為叛軍所圍攻。皇甫義真領兵,塢中董氏之人,皆平淡之輩,勢難抵擋,我等速速趕往徐中郎將營中!”
李儒臉上的肌肉抽搐了一下,公然是朝中那班蓄謀已久的老臣策動的政變。這個時候,連老奸大奸、一向啞忍冬眠的皇甫嵩都跳了出來,看來董卓定然是已經命喪宮禁當中了。
“我雖鄙人,但也決意不向朝中的逆黨投降,關東另有兵馬數萬,我意欲投之。當然,可否成行,還是要取決於徐君之意。”
而李儒的車馬在與徐琨彆離後,也加快趕路。保護在李儒前麵的那一名騎奴,轉頭看了一下自家仆人,隻見李儒自從徐榮營中出來以後,收縮的眉頭就冇有真正鬆開過,他有些不安地問道:
徐榮能夠聽出李儒在摸索本身,他當即就說瞭然本身的情意,表示不會將李儒綁起來,作為投奔王允、呂布等人的投名狀。
“彆的,胡、楊兩位中郎將,也派人來勸說大人了!”
徐榮營地
董卓近年來的一係列行事,喜怒無常,又好以刑法立威,與暮年間帶兵交戰時,以恩德厚結將士之心的形象截然分歧,就連徐榮這等跟從他已久的軍中老將,行事也不得不謹慎翼翼,唯恐違逆了董卓的情意,給本身引來殺身之禍。
以是,他們一行人在長安城門封閉之前,搶出了腐敗門後,就挑選了藏匿行跡,暗中探聽各方的意向。
“呂奉先手持詔令,領著幷州兵,大肆圍攻董中郎將的營地,董中郎將、樊校尉等人敗逃,胡、楊兩位中郎將投降幷州兵,長安城表裡已經儘數落入幷州兵的手中了!”
“李君,你可聽到了?”
徐琨很快就從營外入到帳中,徐榮將此事快速向他複述,又格外叮嚀了幾個首要點,就倉促將徐琨派了出去。
“來人,去將徐司馬給我找過來!”
徐榮營中的兵馬變更之聲,一樣轟動了彆帳當中的李儒。李儒心中一動,他顧不得安撫帳中怯怯不安的家眷,徑直就想要走出帳外察看徐榮營中的環境,但方纔踏出帳門,就又被持兵被甲、報以敵意的甲士用長矛攔住,李儒嘴角微微顫栗,終究還是退回到了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