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攻守異勢[第1頁/共4頁]
“以河東、伊洛兩地為前拒,西收隴右、河西之精騎,南聚蜀郡、漢中之粟米,扼守關中三秦之地,進退自如,攻守在我,成強秦之勢,如此擁天子大義,東向以爭天下,如同秦掃六合,漢平七國。試問雄師兵鋒所指,何人敢不平,何城不成克。”
戲誌纔此時的精力在車上歇息了一陣以後,彷彿也規複了很多,他對陽城周遭的山川地形非常熟諳,到了山坡下以後,他就主動提出,要帶閻行登高望遠,看一看這陽城一地的山川美景。
戲誌才提及吳起和魏武侯這一樁故事,就是想要用吳起警告魏武侯的話,來點明本身的態度。
“這西涼的兵馬固然強大,但觀其在陽城所行之事,卻多是天怒人怨的罪過,多行不義必自斃,雖是逞凶一時,但雒陽深陷重圍,雄師外出,畢竟難以久持,可惜了,可惜了!”
閻行興趣頗高,登上峰頂遠眺,隻見西北有嵩高山諸峰麵拱侍立,山嶽間雲嵐瞬息萬變,美不堪收。東南有潁水奔騰而過,往東南彙入淮水。北望大河如帶,天限南北。再倚石往下俯瞰山麓,腳下的風景又和本身來時沿途所看的角度有了不一樣的視覺,隻見腳下峰壑開綻,淩嶒整齊,大有“一覽眾山小”之氣勢。
“吳起之言甚是,戲君之意,我也儘知,正如前漢賈長沙所言,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隻是,戲君,你我亦可另起一帆,乘風破浪、同舟共濟,豔與君,絕非敵國之人啊!”
閻行遠眺西麵,在層巒疊嶂以後,那是漢帝國的中樞地點,帝都雒陽,更西邊,另有居崤函之固的長安西都。他想著兩京的天時形勝和巍峨的宮闕,不但回想起不久前,在三輔皇甫嵩的虎帳當中,賈詡談到過的天下策中,最讓貳心動的一部分內容。
“這樁事情說來,和名將吳起有關,當年魏文侯用吳起為西河守,在河西防備秦人,魏文侯卒,武侯即位,巡查河西之地,浮西河而下,船到了中流的時候,看著這大河兩側的山川形勝,想起了父輩的光輝功業,不由感慨說道‘美哉乎,江山之固,此魏國之寶也!’。吳起當時也在船中,閻君可曉得,他如何應對?”
固然西涼兵卒精銳悍戰,崤函之地易守難攻,但是董卓等人正在慢慢落空民氣,固然他死力想要用武力、天時挽回和關東討董聯軍對峙時的優勢,但觀昨日西涼兵馬在陽城所作所為,隻著眼於戰陣取勝之道,卻不正視這天下士民的民氣言論,戲誌才也就看到了西涼兵如同三苗氏、夏桀、商紂等人的了局。
現在城中戒嚴,除了西涼兵中的大人物,那個能夠如此穿行城中,來到這處裡閭當中。
再前麵,董卓還會持續在萬劫深淵中越陷越深,詭計純用武力殛斃、科罰威勢來懾服天下民氣,直到他統統的統統,儘數被深淵吞噬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