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收服[第3頁/共4頁]
前屯人數兩百多人,由馬藺統領。左、右兩屯人數各在百五十人高低,左屯是閻興,右屯臨時空缺,常日裡由閻興協同練習,戰時則視環境調撥彌補到其他屯中。中屯人數則保持在百人之數,老兵居多,披甲之士也是最多的,不管平常還是戰時,都由閻行親領,由大牛和另一個閻家部曲擔負隊率。而後屯因為加上輜重兵、廚子兵等幫助兵種,人數最多,已經超越了三百人,自從閻順戰死以後,統領之人一向空缺,隻能夠臨時由閻行親領。
閻行冷靜地將這名年青的傷卒身上的被褥的一角掖好,製止受風後,才和其他傷卒一一告彆,邁步分開了這一處軍帳。
夏季鄰近,白天的時候大大收縮,一轉眼,太陽垂垂西斜,殘陽的餘暉散落在臨汾城外兵馬堆積的虎帳當中,將各處堡壘的影子拉得長長的,跟著光芒的垂垂暗淡,虎帳各處的照明的火把和篝火也亮了起來。
閻行固然隻是六百石的軍候,但部下的兵馬已過千人。此中除了兩百多飛廉騎是常日由甘陵練習、統領,戰時由閻行親率以外,其他士卒都遵循軍中部曲軌製分劃成屯。
想到這些,閻行有些感慨,曾經他也是如許成心在培養閻順生長成軍中的能夠依仗的軍吏的,隻是戰陣上凶惡萬分,一招不慎就是敗軍殺將的了局,就如同那方纔飽受傷痛折磨的年青士卒一樣,或許下一刻,他那稚嫩的生命就要消逝在這黑夜當中。
聽到徐晃在獎飾曹鳶等人的才氣,閻行也起了獵奇心,他讚歎徐晃有“大將之才”多是因為具有後代的先知見聞,而獎飾曹鳶有“名將之姿”,則多是因為佩服曹鳶行事的手腕和身上的氣質。
“魏君弓馬純熟,又多經戎事,若使其執掌一部,定能折沖剋敵,而孟君勇銳敢戰,壯懷慷慨,乃是高誌任事之人。至於曹君――”
每到一座軍帳閻行都會逗留一段時候,而和每一名流卒,閻行也會和他們談上幾句,耐煩聆聽他的閒話和訴求。以是固然住著傷卒的軍帳隻要幾處,並未幾,但比及全數巡查完了,太陽也已經完整落山,而另一邊的新月,也垂垂升上了夜空。
“軍中諸君皆高才善戰之士,晃初掌後屯之事,定謹遵軍候之意,向諸君多多請益!”
固然表情有些沉重,但是閻行還是腳步不斷,帶著徐晃等人來到了不遠處的重傷士卒的軍帳當中。這一處軍帳裡的士卒大多都是皮肉傷,很快就能病癒重新上陣,帳中的氛圍也顯得輕巧很多。
閻行具有一些後代的衛生知識,以是在傷病士卒療養這一塊軍務上也是正視有加。這些傷卒現在都被轉移到後屯的營地,並特彆空出一塊營地,給他們獨立成帳,有專門的輔兵關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