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啟程[第2頁/共4頁]
趙信陪著趙彥‘混鬨’了半天,已然復甦過來,他並不感覺趙彥真的比彆人先知先覺,隻靠一名不著名老羽士的指導便能製出甚麼美酒玉液來,此時他半信半疑的從趙彥手中接過酒勺,輕抿了一口勺中酒液,不想入口以後倒是從冇有過的甘冽醇厚。
十斤中酒是一兩銀子,最後蒸餾出三斤高度酒,顛末調製後獲得四斤成品酒,一斤成品酒的本錢按二百五十文錢算,加上調味液的話,這一斤酒的本錢要……二百五十二文錢?這還冇有將野生和東西的用度計算出來,真如果一斤賣兩百文錢,那必定要虧死。
衡水古時多屬冀州、深州、景州境域,滹沱河繞城而過,乃是直隸山東兩地通衢之所,其東南至德州一百二十裡、西北至深州七十裡、西南至冀州四十裡、西至束鹿七十裡……
“……一斤酒賣兩百文錢,是不是太便宜了?”趙彥對於此時的酒價冇有觀點,隻得乞助於便宜老爹趙信。
這個趙彥並不曉得,他隻曉得本身想靠賣酒贏利的設法幻滅了,王業飲用過後的結論也必定了這一點。
兩天時候,趙彥將王業所供應的兩百斤酒幾次蒸餾,獲得了六十斤高度酒,顛末調味液與蒸餾水調製,最後獲得了八十斤成品酒。
此時的蒸餾東西非常粗糙,形狀像是放大無數倍的‘甑’,隻不過在甑的一側上部有一根竹管,起引流管的感化,蒸餾時產生的蒸汽會進入引流管中,隨後逐步冷卻變成液體,從引流管的另一端流進事前放好的酒罈子裡。
趙彥對勁的看著本身調製出來的酒液,隨後舀了一勺遞給趙信咀嚼。
燒酒,有說是元時蒙古軍隊交戰阿拉伯帶返來的技術,比傳統發酵酒多了一道蒸餾工藝,能夠將酒精度晉升到50度以上。是以明時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其法,用濃酒和糟人甑,蒸令氣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壞之酒,皆可蒸燒。”
來到作坊院中以後,趙信將小酒罈接到手中捧在鼻端輕嗅,半晌後他眼睛一亮,讚道:“好濃,好香。小郎,這酒聞起來香,喝起來甘,怕是一斤賣兩百文錢都有人買。”
衡水縣屬深州轄製,兩地相距不過七十裡,能夠說是一衣帶水,衡水縣內停止的品酒大會,深州城附近的酒坊天然也能插手。
“呃……”趙信聞言一愣,半晌後才道:“王員外見多識廣,不如你去就教就教他。”
“賢侄,此時天氣已晚,你我不如早些歇息,等諸事辦好以後,如果賢侄故意,亦可在縣城表裡玩耍一番。”王業捶了捶腰,心道本身到底是年事漸大,坐了一天的馬車便有些受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