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鬥詩[第1頁/共3頁]
罵到最後目睹一場毆鬥將起,一向沉默的溫子安終究出聲,衝著對他出言攻訐的人傲然道:“諸位若對溫某才學有所質疑,無妨順次與我鬥文爭勝,若我不能奪魁,則斟酒賠罪,今後見到勝我之人,百步以外主動退避就是,何必鄙言穢語,廝打毆鬥,損毀了酒坊桌椅酒罈,更是傷了斯文麵子。”
文人相輕,他如此狂意,自惹得彆的桌上人不滿,當即便有人出聲嗬叱道:“溫子安雖有幾分詩賦小才,治國策論卻不出眾。或許能討巧於肅王,但科舉正路倒一定通達,南嶺能有甚麼才子,嗬。”
自前朝起,這天下官方就有個風俗,在女兒滿月時釀好黃酒藏在窖中或深埋地下,富朱紫家動輒數十壇,貧家百姓是小小一瓶,裝在雕有吉利斑紋的器皿裡,是女兒出閣時不成少的陪嫁,名為花雕。
謝山持續啃手裡剩的小半個饅頭。
其他閒觀客人,都感覺此次喝酒真是值了,竟碰到瞭如許的熱烈,歸去與鄰裡說說,倒也風趣,便垂垂溫馨下來,有人還多要了些酒水吃食掃興。
比來的一座拾文館,間隔長河鎮也要半日路程,謝山出鎮後持續趕路三個時候,便感覺四肢僵疲。
這聲音不大,吐字卻非常清楚,聲音沉穩中有一絲空靈氣,吟的是十四字殘句,詩為:“紅袖織綾誇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由此可見敢上前的,學問吵嘴不說,起碼是真讀過書的人,一肚子彎腸子。
溫子安略隨便的踏前幾步,在心中把想好的詩詞字眼略做調劑點竄,精益求精。就這半晌工夫後,不等他開口,在場世人聽角落傳來一聲低吟。
謝山太窮了,花了六個銅板買個饅頭和一小碗劣酒,尋了個靠近爐火的位置,小口獨飲,烤火暖身子,他身邊的酒客裡,有街痞草澤,有讀書種子,在少年眼中都各有味道,值得他揣摩賞識。
此人被一眾墨客簇擁在中間,世人對他的各種溢美之詞不竭,諸如才高八鬥,驚才絕豔之類的,年青人神采非常自大,明顯是個高傲的人。
當下投桃報李,湊上前來,哈腰拱動手笑嗬嗬道:“諸位相公在拾文開館之前,能在我這兒即興文鬥一場,這敗落酒坊也能沾沾書卷貴氣,小人一介粗鄙之人染久了銅臭,但後院還藏著半壇三十年哀雕老酒,一會就去拿來,權當是此次雅鬥的彩頭。”
此語才落,便有人介麵道:“他溫子安詩賦之才,也隻是在南嶺一隅剛巧得名,大半是借了家中繁華的光,如果放眼我全部狼州,怕是要泯然世人矣。”
被喚作子安的年青人含笑點頭,感覺高瘦文士所說有理。
旁人見了,不管敵友都主動讓出一條路來,紛繁看向這個南嶺才子,心中倒也等候,他能做出冷傲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