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謝不娶之恩(一更)[第6頁/共6頁]
容溥明顯不明白這類梗,有點驚詫地看著她,鐵慈早已回身歸去補眠了。
“河泊所主管漁業漁稅,測量水域,課業漁利。既如此,師兄可知本地漁民多少?水域多少?漁課課額多少?”
書院倡導自在講學,暮年的時候,更是打出了“不為科舉而興學,隻為百姓選賢才”的燈號。反對生硬讀書,死守章句,倡導尊師重道,學術創見。是以當然文采流芳人才輩出,也免不了出了很多思惟狠惡背叛之輩,一度為朝廷又正視又忌諱。
便有人悄悄附在他耳邊說了幾句,大略是在傳播鐵慈這段日子來書院後的豐功偉績,山長聽著聽著,眉毛微微揚了起來,驚奇地看鐵慈一眼。俄然道:“你處理了後山那群狼?”
有人悄聲道:“那位師兄我之前見過,家道貧困,昔日穿得非常寒酸,現在倒劃一了起來。”
“朝廷發錢發銀,如有那些懶漢,依靠恤助,不事出產,銀錢用完就等下一波賜錢賜米。莫非一輩子要靠賜錢贍養?這若朝廷哪一年內憂內亂,銀錢不湊手,這些已經被豢養得脖子都懶得轉一轉的傢夥,是不是就得餓死?”
但是隨即那位可歌可頌的師兄話鋒一轉,提及山裡的那些小崽子,如何的窮、臟、蠢。三字經教了三遍還不會背,深山裡物質如何匱乏,人們如何貧苦,日子如何無聊,這些人竟然還不肯出山……
他停下話頭,斜睨著鐵慈,道:“這位師弟,你彷彿對我的曆練頗不覺得然?”
鐵慈抱胸淡淡看著,想開初來時瞥見餐堂水池撈飯的同窗,那些人撈飯也不是一日,這些憐憫心眾多的少爺們彷彿也冇瞥見。
幾個題目砸下來,那木師兄明顯懵了懵。半晌他嘲笑道:“你提的這些,不過是朝廷撫困之舉中不免有的後患罷了,這和我提出的戰略何乾?任何仁政,都不免存在弊端,豈能因噎廢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