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會員書架
繁體小說網 >曆史軍事 >中華的另一種可能:魏晉風流 > 第十八章

第十八章[第5頁/共6頁]

上一頁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

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墮樓人。

這條最後一句“在事之人,亦容而不問”,值得玩味,能夠想見當時這類景象並不是罕見的例子。在《世說新語·改過》裡能夠找到彆的一個例子:戴淵少時遊俠,不治行檢,嘗在江淮間攻掠商旅。陸機赴假還洛,輕重甚盛。淵使少年掠劫,淵在岸上,據胡床指麾擺佈,皆得其宜。淵既豐采峰穎,雖處鄙事,神情猶異。機於船屋上遙謂之曰:“卿才如此,亦複作劫邪?”淵便泣涕,投劍歸機,辭厲非常。機彌重之,定交,作筆薦焉。過江,仕至征西將軍。

江南朝士,因晉複興,南渡江,卒為羈旅,至今八九世,未有力田,悉資俸祿而食耳。假令有者,皆信僮仆為之,何嘗目觀起一土,耘一株苗;不知幾月當下,幾月當收,安識人間餘務乎?故治官則不了,營家則不辦,皆優閒之過也。

比如第六章中講到王戎喪子的故事,山簡去看他,說不過是幾個月的孩子,為甚麼如此哀痛?王戎答覆說:“賢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鐘,正在我輩。”王戎說的是豪情題目,但是埋冇了一個把人分紅三類的前提,一類是“賢人”,一類是“我輩”,一類是“最下”。“我輩”在這裡實在指的就是士族階層,特彆是士族階層中的精英分子,“最下”指的就是泛博淺顯老百姓。在王戎看來,淺顯老百姓即便在豪情題目上也是不能與士族相提並論的。名流們是多情的,並且以此高傲,他們以為淺顯老百姓則是麻痹的,不懂豪情的。

起首我們要明白一個究竟,就是魏晉士族階層是當時社會的上層階層,如果把社會當作一個金字塔,那麼士族階層是位於塔尖的部分,是以我們就會瞭然士族階層所享有的很多特權和所締造的文明服從,都是以全部金字塔的泛博底層為根本而獲得的,而他們所享有的統統以及所表示出來的統統,卻並不是當時大多數老百姓所具有的。讓我引幾個小故事來講明這個題目。

我們現在還常常用到的成語“聞雞起舞”“中流擊楫”“先鞭”(《晉書·祖逖傳》述祖逖渡江事有“中流擊楫而誓”之語)就是從這裡來的。祖逖這小我根基上是一個正麪人物,但是他年青的時候卻也乾過擄掠的事,《世說新語·任誕》第二十三則就有記錄:祖車騎過江時,公私儉薄,無好服玩。王、庾諸大眾就祖,忽見裘袍堆疊,珍飾盈列。諸公怪問之,祖曰:“昨夜複南塘一出。”祖於時恒自使健兒鼓行劫鈔,在事之人,亦容而不問。

上一頁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