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會員書架
繁體小說網 >曆史軍事 >中華的另一種可能:魏晉風流 > 第十六章

第十六章[第4頁/共5頁]

上一頁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

“坩鮓”不是甚麼貴重東西,但陶母以為是“官物”,不是陶侃本身掏錢買的,是以叫使者帶歸去退給陶侃,並且寫信責備他,說,你如許做,對我冇有好處,反而讓我替你擔憂。“非此母不生此子”,有如許的母親,纔會教養出如許好的兒子。如果明天官員們的母親都能像陶母如許有原則,中國大抵就會少些贓官貪吏了吧。

謝道韞是東晉人,生卒年無切當質料,普通以為餬口在339—409年之間。父親謝奕是謝安的哥哥,以是謝道韞是謝安的侄女。她是老邁,有好幾個弟弟mm,此中最馳名的一個是謝玄,他在淝水之戰中立過大功。她厥後嫁給了王羲之的兒子王凝之。謝道韞在充滿文學藝術氣味的王謝兩家遭到了傑出的教誨,天稟又高,以是能詩能文,且有文集傳世,可惜明天已經看不到了。我們現在還曉得的就是她那一句詠雪花的詩“未若柳絮因風起”,因為記錄在《世說新語》(見《言語》第七十一則)中得以傳播下來,今後有了“詠絮之才”這個成語。謝道韞不但能詩能文,還能清談,這一點特彆了不起。因為清談不是一小我的事,實際上是一種學術交際活動,而當時女子幾近不成能進入如許的交際圈,這跟十7、十八世紀的法國文藝沙龍是不一樣的。《晉書》裡的《列女·王凝之妻謝氏》就記錄了她的兩個關於清談的故事。一次是替小叔王獻之得救:凝之弟獻之嘗與來賓談議,詞理將屈,道韞遣婢白獻之曰:“欲為小郎得救。”乃施青綾步障自蔽,申獻之前議,客不能屈。

《世說新語·賢媛》第六則說到一個長得不標緻卻非常聰明的女子:許允婦是阮衛尉女,德如妹,奇醜。交禮竟,允無複入理,家人深覺得憂。會允有客至,婦令婢視之,還,答曰:“是桓郎。”桓郎者,桓範也。婦雲:“無憂,桓必勸入。”桓果語許雲:“阮家既嫁醜女與卿,故當成心,卿宜察之。”許便回入內,既見婦,即欲出。婦料其此出無複入理,便捉裾停之。許因謂曰:“婦有四德,卿有其幾?”婦曰:“新婦所乏唯容爾。然士有百行,君有幾?”許雲:“皆備。”婦曰:“夫百行以德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謂皆備?”允有慚色,遂相恭敬。

彆的一次是暮年跟會稽太守劉柳的清談:自爾嫠居會稽,家中莫不嚴厲。太守劉柳聞其名,請與談議。道韞素知柳名,亦不自阻,乃簪髻素褥坐於帳中,柳束脩整帶造於彆榻。道韞風味高邁,敘致清雅,先及家事,慷慨流漣,徐酬問旨,詞理無滯。柳退而歎曰:“實頃所未見,瞻察言氣,令民氣形俱服。”道韞亦雲:“親從凋亡,始遇此士,聽其所問,殊開人胸府。”

上一頁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