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會員書架
繁體小說網 >曆史軍事 >李嘉誠:我一生的理念 > 我首先是一個人,再而是一個商人

我首先是一個人,再而是一個商人[第1頁/共3頁]

上一章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

李嘉誠以為本身賺得的財產是社會賜與他的,他當然也要將財產回饋給社會,用本身的財產幫忙社會上更多的人。他說:“當然,在販子的行列裡,也有滿腦袋隻曉得贏利、不吝在品德上有所虧欠、乾出卑敗行動的人。他們傷害到企業本身及全部行業的形象。也有一些企業追求於品德標準和法律標準中的灰色地帶。明天貿易社會的進步,不但要靠小我勇氣、勤奮和對峙,更首要的是建立社群所需求的誠篤、慷慨,從而締造出一個更公允、更公道的社會。”

“現在的寧養辦事天下共有20家。坦白來講,這是完整不敷的,就是加100倍,也是不敷的。但是,我不能夠將統統的精力放在這個題目上,最要緊就是但願大師一道儘力,那麼這力量就大了。單憑我這小我,是做不大的。

“以是,現在我還是鼓勵我基金會的同事。他們也真的是經心極力,每天事情非常重。我都是奉告他們一句話,用最好的醫藥、最好的體例,能夠送到病者的手裡,給他醫。我說,假定一個藥減輕病痛是90%,代價是50塊錢,但是一個能夠減輕99%,要100塊,我甘心買100塊的,就是儘量令病人的痛苦能夠減得越少越好,這是我本身心底的設法。”

李嘉誠在他所做的慈悲奇蹟中,有一個項目是讓大師非常打動的寧養辦事,是對那些得了腫瘤疾病的病人做臨終體貼的一項辦事。李嘉誠坦言:“我在香港有很多朋友因為腫瘤病過世了,過世之前受過很多痛苦。照我看,如果一個女人臨蓐的痛苦是50%的話,最痛苦的時候是60%,但是這個腫瘤的病症是能夠達到100%的。我去病院看望這個朋友以後就想,在本地也應當有如許的病症。假定家庭環境不好的話,用甚麼去體貼他呢?我去跟大學的醫學院說,我但願在汕頭建試點,如果好的話,兩三年以內,在天下推行這件事。他們發起用‘臨終體貼’,我說這個名字用得不好,你跟病人醫療的時候,說是臨終體貼,是不可的。

作為一名勝利的企業家,必必要講知己,要具有必然的社會品德感和社會任務感,不然他辦不了企業。李嘉誠很明白本身起首是一個社會百姓,其次纔是一個企業家,以是,他不時候刻都不健忘要回饋社會,用本身的才氣幫忙社會處理一些題目,諸如幫助教誨奇蹟、投資醫療扶植,等等。

老子《品德經》裡提到:“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世人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很多事隻是你想不想去做,想做便能夠有體例去做。其次,做這類的事,我對時候甚麼的都無所謂,本身就是喜好如許做。最困難的是,有的時候看到他們家報酬這些病者勞累的時候,我會吃不消。普通我演講需求一個稿子,但如果講到教誨、醫療、殘疾工程的話,我甚麼稿子都不需求,便能夠闡發得非常清楚,這個能夠說是由衷的。”

上一章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