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明爭暗鬥[第2頁/共3頁]
高子熹走出乾清宮的時候,天氣暗沉得辨不清方向,一陣北風吹來,他才感覺骨頭直顫抖。他前腳剛踏出乾清宮,還未走幾步路,隻聽傳來一道不輕不重的聲音,這聲音感覺頗是耳熟,“高丞相慢走。”
高子熹端倪緊緊皺著,他躊躇著不曉得該不該說。項璟見高子熹滿懷防備的心,上前靠近一步故作輕鬆地說道:“本王也曉得此事非常難高丞相了,丞相登上現在這萬人之上一人之下的職位可謂是不易,絕然不肯意被一毛頭小子李循至扳了下去吧。本王包管,如果丞相共同,這丞相之位,高丞相可高枕無憂。”
高子熹愣怔,此事目前除了皇上和他,再無第三人曉得了。他驚奇地看著項璟,冷聲詰責道:“雖說王爺已然獲得赦免回都,可聖旨還未宣讀,照理王爺現在還在閔州纔是。旁的也不說,此事王爺從那裡得知的?”
高子熹舉起燈籠,模糊看到了項璟那泰然不驚的神采,他一驚退後了兩步站住問道:“璟王爺?”項璟低低笑了一聲,聲音裡含著儒雅的氣味,他介麵說道:“恰是本王,高丞相這麼晚入宮但是和皇上在商討宋原和漢末起兵的事?”
項璟嘴角一挑,他抬高聲音有理有據地說道:“非常。丞相去了兵部和戶部隻說皇上是故意起兵抵抗,朝上丞相還需向皇上力薦本王為此次統帥。”高子熹臉上顯出難堪的神采,遊移地說道:“保舉王爺這事頗是吃力。王爺你也曉得,皇上對王爺彷彿有介懷。”
高子熹腳步倉促,神采烏青地朝乾清宮走去。深冬裡,撥出的氣都可瞧得清楚,可他的額頭上卻冒著豆大的汗珠。候在乾清宮大殿外的劉福貢一臉驚懼的神采,殿外統統服侍的寺人宮女個個都怕得大氣不敢喘一口,好似死神就站在麵前,一個不謹慎就被勾去陰曹地府。
天子將奏摺讓服侍的小寺人拿給高子熹看,臉上冇有過量的神采,但是那股內斂的肝火如一座大山壓迫得高子熹斂聲屏息。天子慍怒地說道:“旬日前宋原起兵侵犯清州界,徹夜又傳來八百裡快報,漢末亦兵犯清州西界。這萬分告急的動靜你們竟未聞知,朕養你們這群廢料有何用?”
劉福貢鎮靜地看著高子熹,一邊急倉促地領他進殿一邊小聲地說道:“高丞相莫要多問,出來了便曉得了。”劉福貢待高子熹進了殿便悄悄地把門掩上,隻聽裡頭傳來高子熹微微顫抖的聲音:“微臣叩見皇上,皇上萬歲萬歲千萬歲。”
天子冷冷地倪了一眼高子熹,冷哼一聲擲地有聲地說道:“還未戰便乞降,這就是高丞相的高見?孫子兵法曰知能夠戰與不成以戰者勝,我清州糧草足精兵良將多,界州之地陣勢易守難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