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片警[第2頁/共2頁]
也不知是偶合,還是本來這麼設想的,一輛馬車恰好裝下一隻大箱子。
由此推算,眼下平底船滿載量,應是以往尖底船的兩到三倍。
“嗯。”郭慶又拿出一份檔案來,說道:“玻璃廠和陶瓷廠會遷來這裡,按路建部的要求,舟縣要扶植下水道體係,今後我們就不消去茅房如廁了。”
時候來到7月中旬。
說著,他指了指縮小版的打算圖道:“沿大道的房舍優先扶植,兩邊的地盤可租可分,但歸屬權不能變。
“那為甚麼不直接把生鐵煉成鋼呢?”小四問。
“傳聞,是把生鐵鍛打後,加工成百鍊鋼,再把百鍊鋼鍛壓成各種形狀,這個過程就叫做鍛壓。”陳浮生回了嘴。
舟縣,畢竟是王爺欽定的試點縣,隻要方向冇錯,我們就大膽的邁步子。”
今早我叨教過王爺,籌算從百姓當選出百十人來,構成聯防隊。
這塊,是金雞納樹的滋長區,農林部的專家這兩日就會過來考查。
“大人,這是功德,既然證明金雞納樹能夠有效醫治瘧疾,舟縣開辟就不愁了。”
“前麵就是冶煉廠,再往前是軋鋼廠,不過啥叫軋鋼廠?”有人問。
“乖乖,好些廠子怕大麒都冇有吧!”
陳浮生也笑了,“大人說的是。”
“陳大人,郭大人有事找您。”
至於他們如何措置,我們就不消操心了。
陳浮生還覺得本身聽錯了,不去茅房,莫非在房間裡?
凡是發明盜竊、擄掠、行不軌之事的,全扭送治安警隊。
“下官到時拉道籬笆封上,做好標識。”
“這是鐵石粉碎廠,隔壁是選礦廠,乖乖,分的那麼細。”小四道。
我們每個村抽二十人出來,五人一組,每班兩組人,巡查各村。
來往舟島的船隻,仍舊絡繹不斷。
當計劃交到林易手中時,林易脫口而出:“片警?”
郭慶點點頭,“我也是這個意義,百姓越來越多,總不能都放在重產業區,南麵也該開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