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添夏村裡有座桃花庵[第2頁/共6頁]
中年男仆謹守本分扣問。
拳如連珠炮,打得馬匪毫無抵擋之力,近身短打,白手奪白刃,單刀舞得滴水難近,馬匪固然人多勢眾,卻難以踏入他刀下三寸地。
「葉前輩說了,如果他日有報酬了文太沖之死尋上門,便報出他的名號,請各路豪傑豪傑到佛山一晤,他自會給個交代。」
唐寅直來,荊為雍直往。
「疇前兒的路後,往西走,瞥見一處被桃花樹圍著的宅子就是了,找不到的話,隨便找小我問,添夏村的人冇有不曉得桃花塢。」
門開了,一名年約四十歲的中年男人,他一身青衣皂帽,大鼻厚唇,麵孔渾厚,客氣地對男人問:「敢問先生有何貴事?」
大門敞開,一塊等人高的青石,用中規中矩的顏體刻著『儒愛百姓』,與桃花塢隱逸無爭大異其趣,有點讀書人以儒獨尊的酸腐味,卻符合其儒生的身份。
「幾年不見,文太沖也變了,改用陰招傷人,虧他還敢說,本身是綠林中的君子君子,從不暗箭傷人。」
修平一年,正月。
「不知荊先生可有拜帖?」
羅二大指向鎮西說。
唐寅愧不敢本地說。
「九根泛著紫光的針,就被葉前輩用指頭夾住,一根一根還給文太沖。」
羅二大說得煞有其事,彷彿親眼目睹。
燒餅郎名叫羅二大,在添夏村賣了七年的餅,人有些木訥,但出了名的誠懇。
「光亮磊落,豪氣乾雲,葉前輩的為人,荊某佩服。」
最引荊為雍重視的,當屬正中心,本體圓滾,上方安著幾根似伸直如人手,下方曲起如人膝的木樁,乍看好似少林寺的木人,卻又龐大很多。
太歲頭上動土,文太沖自尋死路。
男人嗯地一聲,不說一個謝字,這本是付錢買的線索,賣餅的小販又怎能受得起他的謝,有個知應便是了。
「佛山,詠春,葉問。」
「這位唐公子住在哪?」
叮嚀小娘子上茶。
綠林橫行多年,工夫了得,心狠手辣的一號人物,被一個讀書人砍了頭送到縣衙領賞,變成道上茶餘飯後的談資。
「少爺見怪下來,我自會替你擔待。」
一個武人打扮,騎著北方戰馬,麵帶煞氣的高大男人,在鎮裡格外埠顯目。
麵對溫文儒雅、笑容可掬的墨客,荊為雍身上煞氣一散而空,回了禮,說道:「冒昧前來,是荊某失禮了。」又問:「鄙人太原荊為雍,久仰添夏第一的威名,特來就教。」再次自報家門,道出來意。
訛傳八成有誤,男人先入為主地認定,手已經朝門敲下,不管如何都要見見這位添夏第一人的廬山真臉孔,問明白兩年前的舊事。
這份遐想不過在荊為雍腦中倉促一閃,跟著映入麵前氣象消逝無蹤。
羅二大替這位唐公子解釋。